橫紋裂尾鰍

Schistura fasciolata   (Nichols & Pope, 1927)

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橫紋裂尾鰍
英語 Banded Fork-tailed loach
拉丁語 Schistura fasciolata  (Nichols & Pope, 1927)
俗名 漢語 橫紋南鰍、橫帶鬚鰍、興氏鬚鰍
英語 Banded Fork-tailed loach
  第二十一周的「每周一魚」仍然是淡水魚之中的最大的類群「骨鰾超目(Ostariophysi)」中,屬於「耳鰾系(Otophysi)」之「鯉形目(Cypriniformes)」下「鰍超科(Cobitoidea)」「爬鰍科(Balitoridae;平鰭鰍科 Homalopteridae)」的「條鰍亞科(Nemacheilinae)」,為一群小型淡水魚類。成員廣布於東南亞,包含「阿波鰍屬(Aborichthys)」、「棘鰍屬(Acanthocobitis)」、「鰍屬(Adiposia)」、「鬚鰍屬(Barbatula)」、「始條鰍屬(Eonemachilus)」、「半條鰍屬(Heminoemacheilus)」、「北鰍屬(Leufa)」、「條鰍屬(Nemacheilus)」、「新條鰍屬(Neonoemacheilus)」、「嶺鰍屬(Oreonectes)」、「直條鰍屬(Orthrias)」、「副鰍屬(Paracobitis)」、「南鰍屬(Schistura)」、「中條鰍屬(Traccatichthys)」、「高原鰍屬(Triplophysa)」、「瓦利恩特氏鰍屬(Vaillantella;梵條鰍屬)」、「雲南鰍屬(Yunnanilus)」等約30個屬,總共有約420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橫紋裂尾鰍(Schistrua fasciolata)」。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橫紋裂尾鰍」在1927年,美國魚類及鳥類學家尼科爾斯(John Treadwell Nichols,1883-1958)與美國兩棲爬行類學家波普(Clifford Hillhouse Pope,1899-1974),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集刊(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第54卷2期中,根據採自海南島那大的標本,以「橫紋平鰭鰍(Homaloptera fasciolata)」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香港「橫紋裂尾鰍」的文獻,有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1934年於《嶺南科學學報》(Lingnan Science Journal)第13卷2期發表的文章《南中國新的或鮮為人知的魚類的記錄》(Notes on new or little known fishes from southern China)的新種「興氏平鰭鰍(Homaloptera hingi)」,為本種同物異名,亦是本地首個記錄。其後,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Lin Shu Yen)在1949年的《香港漁業研究站學報》(Journal of Hong Kong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第2卷、以及藻類學家霍吉斯(韓國章,Ivor John Hodgkiss,1943- )與香港大學文錫禧(Man Shek Hay)在1981年出版的《香港淡水魚類》(Hong Kong Freshwater Fishes)中,以「Homaloptera hingi」及「興氏鬚鰍(Barbatula hingi buy Flomax )」之名記載的,均屬本種同物異名。此事本文著者已於1992年記述,迄今發現多個主要文獻中仍有舊誤,現重述訂正。
  有關「裂尾鰍屬(Schistura;南鰍屬)」,由英國醫生及博物學家(John McClelland,1805-1875),在1838年《孟加拉亞洲學會學報及會刊》(Journal and Proceeding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第7期所載文章《六種鯉科魚類新種的觀察,附此科新的分類概說》(Observations on six new species of Cyprinidae, with an outline of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family)中,根據他採自印度的標本「岩縫裂尾鰍(Schistura rupecula;裂條南鰍)」作模式種(type species)來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有Barbatula fasciolataHomaloptera fasciolataSchistura fasciolata,而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為Homaloptera hingiBarbatula hingi
  「橫紋裂尾鰍」為小型魚類,中國古籍中屬於【鰼】【鰌】【鰍】之類,相關的記載,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的【江鰌】之類。

生活習性(Habits)

buy Flomax online

  「橫紋裂尾鰍」是「爬鰍科(Balitolidae;平鰭鰍科 Homalopteridae)」裡「條鰍亞科(Nemacheilinae)」中的小型魚類,與「平頭嶺鰍」相類,屬多年生,獨居性、夜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主要攝食微或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機碎屑及藻類。約兩年達成熟,壽命約4至6年。身體呈延長圓筒型,體色背部帶灰綠,腹部帶黃灰白,底色淺黃,條除頭額具不規則蟲蝕狀紋之外,身體約有7至12條較規則灰至灰綠橫紋,花紋個體變異度大,也因情緒、健康狀態、食物及發情期等而有顯著變化,尾鰭黃、橙黃至橙紅色,鬚3對(吻鬚2對,頜鬚1對),側線完整,由鰓後緣上端直走體側中央至尾柄。兩性異型不明顯,繁殖季節第二性徵(副性徵 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成熟者雄性稍粗壯,頭部大而圓鈍,雌性體型稍小,頭較尖瘦,腹部脹白。稚魚、幼魚及成魚基本營底棲生活,也喜離底質游泳。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橫紋裂尾鰍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裂尾鰍屬(Schistura;南鰍屬)」分佈於亞洲大陸,西及南至印支半島及印度,東至中國南部南嶺以南,全球有184個種,其中約有60種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80年代由老一輩魚類學家所發現及描述,而其餘大部分均屬新一代魚類學家在印度支那半島的考察之結果,由於包括「裂尾鰍屬」的「條鰍亞科(Nemacheilinae)」個體間及各地域具連續性變異,使分類工作帶有相當的難度,除經典的形態學,也須借助分子遺傳分析進行分類,有關中國分布的種類及數目仍然有待整理。在香港,「橫紋裂尾鰍」分布於各山區河溪及水庫周邊小溪流,礫石或砂質的上至中游域。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橫紋裂尾鰍」與「平頭嶺鰍(Oreonectes platycephalus)」一樣,體型小,分布山區小溪,由於產量少,在經濟魚類中不佔任何地位。上期提及,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記載有有鬚身體修長的「泥鰍」稱【鰌魚】,其中山溪河中鰍類謂【江鰌】,曾是入藥物種。性格溫順,但對水質要求較高,除水溫要以冷卻器保持20℃以下,更需要相當大的水流,才能良好成長。有明顯晝行性傾向,野外觀察不怕陌生,好奇心強,具良好的視力,常主動接觸觀察者。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橫紋裂尾鰍」是香港的野生種群,屬於山區魚類,廣泛棲息於各水系上游支流,但在水源部的數量比「平頭嶺鰍」要少,是所有溪流頂部的重要原生淡水種類之一。游泳力強,能在石澗急流間逆流而上,聚棲低溫清澈的淺溪。上周亦提到,這類山區水源及上游的物種,會因在該區工程施工及建物設計的方式(如:道路、房屋、山坡等),棲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與污染,導致地區群落受威脅和滅絕,由於受損的是高山水源部分,在該處以下較低海拔中至下游河段出現的影響有可能是即時(如:棲地喪失、施工沙泥的混濁水)或長期(汽車所排出有毒物質的流入及積累),情況的嚴重性現時意識有所不足,必須正視與防止。「橫紋裂尾鰍」是本港山區河溪的少數代表性魚類之一,此外,數量的多寡能很好的反映其棲息水域水質的優劣,故也是重要的指標物種「indication species」。山地河溪保育的重要性,將會體現在整個河水的健康狀態,希望市民多認識水邊及水中事物,努力保護香港的水環境。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