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光唇魚

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   (Wu & Lin, 1977)

purchase atarax

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北江光唇魚
英語
拉丁語 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  (Wu & Lin, 1977)
俗名 漢語 北江光唇魚
英語
  第十五周的「每周一魚」要介紹的,是來自淡水魚最大類群「骨鰾超目(Ostariophysi)」中,屬於「耳鰾系(Otophysi)」之「鯉形目(Cypriniformes)」下「鯉超科(Cyprinoidea)」的「鲃亞科(Barbinae)」,為一群小至中型淡水魚類。成員分布北緯35度以南的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東南亞為分布中心。中國總共有17屬,約102個種和亞種。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北江光唇魚」是在1977年,由中國著名魚類學家伍獻文(Wu Hsien Wen,1900-1985)在他的專著《中國鯉科魚類志》的下卷中,根據採自中國廣東連縣及陽山(珠江的北江支流)的標本,以隸屬「光唇魚屬(Acrossocheilus)」的亞屬「厚唇魚亞屬(Lissochilichthys)」的「溫洲厚唇魚(AcrossocheilusLissochilichthyswenchowensis wenchowensis)」的亞種「北江厚唇魚(AcrossocheilusLissochilichthyswenchowensis beijiangensis)」的學名被首次記載。
  在香港,「北江光唇魚」由本文作者早於1980年代初在新界大嶼山東涌水系發現。而本人1992年於《香港自然歷史學會論文集》(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的論文「香港溪流的魚類(Hong Kong stream fishes: An annotated check list with remarks on conservation status)」中,根據大嶼山東涌採得的標本,以「北江厚唇魚」描述的,就是香港的首個記錄。隨著考察進展,於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在同島上的石壁水庫,以及香港島的大潭水庫及其集水道中相繼錄得有分布。
  有關「光唇魚屬」早期的屬名「Lissochilus」,是在1916年由荷蘭生物學家韋伯(Maximilian Carl Emil Weber,1864-1920)與德博福特(L.F. de Beaufort,1879-1968)所建,後因被美國魚類學家邁爾斯(George Sprague Myers,1905-1985)發現而先被用於「腹足類」的化石,因此以日本魚類學家大島正滿(Oshima Masamitsu,1884-1965)於1919年所建的「Acrossocheilus」來替代。而其下原有的兩個亞屬,「厚唇魚亞屬(Lissochilichthys)」與「光唇魚亞屬(Acrossocheilus)」,由於區分特徵只是下唇左右側瓣前端接近度的寬窄,因此現暫被棄用。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AcrossocheilusLissochilichthyeswenchowensis beijiangensis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 beijiangensis,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註:同物異名:同一物種的不同名稱;先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及其以前的早期名稱;次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以後出現的無效名稱】
  「北江光唇魚」為小型魚類,經濟價值不大,中國古文獻未見有清晰記載。

生活習性(Habits)

  「北江光唇魚」是「鯉科(Cyprinidae)」裡「鲃亞科(Barbinae)」中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性、晝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主要攝食小型無脊椎動物、藻類及水生植物。約一年多達成熟,與「側條光唇魚(Acrossocheilus parallens)」相若,身上具左右對稱的五條橫紋,雄性身型高厚,在繁殖季節的第二性徵(副性徵 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明顯,成熟者於吻及頰部長出追星,體色轉暗,但橫紋不消失,雌性身體較小,腹部稍脹白,屬於兩性異型的魚類。生性機敏,受驚時迅速躲藏於石下。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北江光唇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光唇魚屬」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西至印支半島,東至台灣,全球約有25個種。中國的19個種和亞種已於上周提及,在本文從略。「北江光唇魚」只在廣東及廣西,珠江支流的西江及北江出現,為中國華南的特有種。香港分布於大嶼山石壁水庫及東涌各溪流、香港島大潭水庫等的沙石底質淺水環境。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北江光唇魚」食用價值低,內地多見於河溪中游,偶混於河鮮,香港不作食用。體色明亮,但較「側條光唇魚」稍小,飼養也不易,對水質要求較高,攝食時常攪拌水底砂石,性情易受驚,適宜放置石礫及水草等蔽蔭飼養。未經實證,但相信與一般「光唇魚屬」魚類一樣卵具毒,若剖魚未去卵煮食,食者可產生惡心、嘔吐及腹瀉等症狀。在野外河溪中觀察時,敏捷謹慎的成魚在大石蔭底,未成魚的魚群漫游沙質水底覓食,有時游到身邊好奇的光景令人忘返。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北江光唇魚」與「側條光唇魚」一樣,在香港並非野生種群,屬於水務處平衡水塘生態之魚苗及東江水中引入之魚類。國內廣泛棲息於珠江的北江及西江流域。這魚大者可達16厘米,由於同屬華南河川魚類,容易適應本地河溪,同樣在石壁及大潭水庫相接的所有集水區河溪有歸化及擴大分布的趨勢,在東涌已被曾視作本地魚類,實為同屬珠江水系的再引入物種(re-introduced species),而並非外地入侵種(exotic species)。已在當地成為「中游」及「下游上段」的代表性魚類之一。種群將來的情況,需要繼續觀察。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