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條光唇魚

Acrossocheilus parallens   (Nichols, 1931)

generic Bentyl

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側條光唇魚
英語
拉丁語 Acrossocheilus parallens  (Nichols, 1931)
俗名 漢語 石花魚
英語
  第十四周的「每周一魚」專欄介的側條光唇魚,是淡水魚的最大類群「骨鰾超目(Ostariophysi)」中,屬於「耳鰾系(Otophysi)」之「鯉形目(Cypriniformes)」下「鯉超科(Cyprinoidea)」的「鲃亞科(Barbinae)」,為一群小至中型淡水魚類。成員分布北緯35度以南的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東南亞為分布中心。中國總共有17屬,約102個種和亞種。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側條光唇魚」是在1931年,美國魚類及鳥類學家尼科爾斯(John Treadwell Nichols,1883-1958)在《嶺南科學學報》(Lingnan Science Journal)第10卷第4期的文章「採自廣東的新的鲃屬魚類以及新的鰍類」(A new Barbus (Lissochilichthys) and a new loach from Kwangtung Province)中,根據採自中國廣東龍頭山(珠江的北江水系)的標本,以「蒼白鲃」(Barbus (Lissochilichthys)pallens)的學名被首次記載。
  在香港,「側條光唇魚」本文作者早於1980年代末,於新界北部粉嶺及大埔一帶水系及鄰進水庫均有發現。後來,2002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林健新所著《魚魚得水》中,有「側條光唇魚」的首次公開記錄。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Barbus parallensAcrossocheilus parallens,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註:同物異名:同一物種的不同名稱;先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及其以前的早期名稱;次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以後出現的無效名稱】
  「側條光唇魚」為小型魚類,經濟價值不大,中國古文獻未見有清晰記載。

生活習性(Habits)

  「側條光唇魚」是「鯉科(Cyprinidae)」裡「鲃亞科(Barbinae)」中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性、晝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主要攝食藻類及水生植物。約一年多達成熟,二月左右形成魚群溯江上游,春天(三至五月)開始光澤由淺至深黃綠色,腹部淡白,體側有6條黑色橫紋,橫紋間常帶粉紅至赤會同色,各鰭灰色,側線從鰓蓋鰓裂最上端至尾柄中部略下灣走體側中央,雄性身型高厚,在繁殖季節的第二性徵(副性徵 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明顯,成熟者於吻及頰部長出追星,體色暗,橫紋幾乎消失,代之體側中線出現一粗黑直紋,一雌性身體較小,腹部稍脹白,屬於兩性異型顯著的魚類。生性穩定,但受驚時迅速躲藏或跳躍。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側條光唇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光唇魚屬」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西至印支半島,東至台灣,全球約有25個種。中國除了「側條光唇魚」,有「厚唇光唇魚」(Acrossocheilus labiatus)、「半刺光唇魚」(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 hemispinus)、「帶半刺光唇魚」(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 cinctus)、「溫州光唇魚」(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窄條光唇魚」(Acrossocheilus stenotaeniatus)、「北江光唇魚」(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大鱗光唇魚」(Acrossocheilus ikedai)、「河口光唇魚」(Acrossocheilus krempfi)、「細身光唇魚」(Acrossocheilus elongatus)、「雲南光唇魚」(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台灣光唇魚」(Acrossocheilus formosanus)、「寬口光唇魚」(Acrossocheilus monticolus)、「光唇魚」(Acrossocheilus fasciatus)、「薄頜光唇魚」(Acrossocheilus kreyenbergii)、「多耙光唇魚」(Acrossocheilus clivosius)、「長鰭光唇魚」(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longipinnis)、「虹彩光唇魚」(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iridescens)、「元江虹彩光唇魚」(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yuanjiangensis)」、共19個種和亞種。香港分布於大埔、荃灣、粉嶺一帶河溪及水庫沙石底質淺水環境。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側條光唇魚」食用價值低,內地多見於河溪中游,常混集小魚中成河鮮,香港不作食用。體色明亮,但飼養不易,對水質要求較高,攝食時常掘拌水底砂石,性情易受驚,適宜放置石礫及水草等蔽蔭飼養。卵具毒,若剖魚未去卵煮食,食者將產生惡心、嘔吐及腹瀉等症狀,烹調時謹。在野外河溪中觀察時,漫游水底的魚群非常壯觀。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側條光唇魚」在香港並非野生種群,屬於水務處平衡水塘生態之魚苗及東江水中引入之魚類。國內廣泛棲息於珠江流域。這魚大者可達14厘米,由於是華南河川魚類,對本地各流動淡水域非常適應,有歸化及擴大分布的趨勢,幸好香港同屬珠江水系,「側條光唇魚」可視作再引入物種(re-introduced species),而非外地入侵種(exotic species)。因數量多,雜食性,在濕地生態中可佔有重要位置,很有潛力能成為「中游」及「下游上段」的代表性魚類之一;但將來情況如何仍然有待觀察。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