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鰍

Mastacembelus armatus (Lacepède, 1800)

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大刺鰍
英語 Zig-zag eel
拉丁語 Mastacembelus armatus  (Lacepède, 1800)
俗名 漢語 大刺鰍、嗄撈推、辣追、猪姆鋸
英語 Tiretrack eel, Marbled spiny eel, Zig-zag eel
第三十周的「每周一魚」,是海水魚中擁有最大成員的的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合鰓魚目(Synbranchiformes)」的「合鰓魚亞目(Synbranchoidei)」下「刺鰍科(Mastacembelidae)」,為一群淡水至鹹淡水中小型魚類。成員廣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包含「埃塞刺鰍屬(Aethiomastacembelus)」、「盲刺鰍屬(Caecomastacembelus)」、「吻棘鰍屬(Macrognathus)」、「刺鰍屬(Mastacembelus)」、「中華刺鰍屬(Sinobdella)」5個屬(某些現己合併剩下3屬),總共約有73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大刺鰍(Mastacembelus armatus)」。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大刺鰍(Mastacembelus armatus)」是在1800年,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魚類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中,根據未記採集地(可能採自印度)的標本,以「武装長頜魚(Macrognathus armatus)」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有關香港鄰近地區「大刺鰍」的文獻,見於1937年,任職嶺南自然歷史考察與博物館(Lingan Natural History Survey and Museum)主管的美國昆蟲學家霍夫曼(Willam Edwin Hoffmann,1896-1989)在《嶺南科學學報》(Lingnan Science Journal)第16卷1期上發表的文章《有關一些廣東與廣西的魚類之分布記述》(Distributional notes on some Kwangtung and Kwangsi Fishes)中,有採自東莞低地的「大刺鰍(Mastacembelus armatus)」紀錄。著者曾於1980年代中期,於香港多個水塘周邊集水區之溪流,以及深圳河水系雙魚河中錄得個體。在2002年漁農自然護理署林建新(Lam Kin San Samuel)編著之「魚魚得水(Freshwater Fish in Hong Kong)」中,有「大刺鰍」的首個公開記載。
  「刺鰍屬(Mastacembelus)」,是在1777年,由意大利醫生及博物學家斯科波利(Giovanni Antonio Scopoli,1723-1788),在「自然史入門(Introductio ad historiam naturalem)」中,首以未有根據模式種(type species)的情況下被建立,後期替代其模式種(type species)的,是英國探險家及博物學家班克斯(Joseph Banks,1743-1820)與瑞典博物學家索蘭德(Daniel Carl Solander,1733-1782)在1794年蘇格蘭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拉塞爾(Patrick Russel,1727-1805)的著作「阿勒頗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Aleppo)」中描述的「(Ophidium mastacembelus)」。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Macrognathus armatusMastacembelus armat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甚多,有 Macrognathus caudatusM. hamiltoniM. hamiltoniiM. undulatusMastacembelus armatusM. manipurensisM. marmoratusM. ponticerianusM. undulates 等。

  「大刺鰍」產量較多,具一定經濟價值,但中國古代文獻中未見有清晰的記述。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刺鰍的生境

生活習性(Habits)

  「大刺鰍」是「刺鰍科(Mastacembelidae)」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夜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primary freshwater fish),成魚及幼魚屬底棲動物(benthos),主要攝小型水生動物包括蚯蚓、昆蟲、小魚以及牠們的遺骸。約2年多達至成熟,體長可達1米。身體延長呈側扁蛇型,吻端具柔軟管狀的吻突,尾部尖長。體表底色褐至淺黄褐,除腹部以外,體背方棕至深褐色,並具不規則黑色大型網狀斑。無鬚及側線,鰓耙退化,上下頜具多行細齒,腹鰭消失,體表被有細小圓鱗,背鰭前方過半之部分為棘狀(因此有「刺鰍」之名),背及臀鰭與尾鰭相連。兩性異型不明顯,雄性具婚姻色,體色較雌魚濃暗,於六、七月間繁殖。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刺鰍屬(Mastacembelus)」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西達印度,南至印尼,東至日本、台灣,北至朝鮮半島,僅一個種類分布於非洲。全球約有73個種與亞種,產於中國南方的常見種有「刺鰍(Mastacembelus aculeatus)」及「大刺鰍」兩種。在香港,「大刺鰍」分布於各大小河溪的中下游以下河段及其鄰接濕地。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大刺鰍」體型不大,但產量多,在廣東常成為河鮮,內地見於各大小江河及其鄰接湖泊。性格温順,易於飼養,適合任何水族愛好者,於海外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觀賞魚類之一。夜行性,在野外須於晚間觀察,但發現不易,在河溪沙泥中及石礫間穴棲,覓食時靈巧地以管狀的吻突探索,牠那副鼻長眼呆的面孔逗人喜愛。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大刺鰍」相信是香港的野生種群之一,但與「黄鱔」同樣,現存本港各低地河溪、魚塘及水庫中的群體,不排除混有非本地原生(native),由華南等內地引入的個體,除了屬於水務署平衡水塘生態、以及新界北部邊界水產戶魚塘之魚苗,還有作為觀賞魚而被人放生的。體長平均60至70厘米左右,最大者約1米。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下游及其鄰接濕地的低地底層魚類,主食動物及其遺骸,穴居泥或石底,能有效消耗清理老弱病死的動物個體,及促進淤泥的疏水。對水質敏感,生存個數亦能良好地反映水污染,也屬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在過往記錄,香港野生「大刺鰍」個體數目在各河溪較少,但這10年來在深圳河水系有顯著減少的趨勢嚴重,令人擔心,無疑是生活及工業所排出的廢水污染所導致,須盡快處理污染原,免致本地群落絕迹。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