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藉

《香港海水魚的故事 》 (定價 $ 150 港幣)  [ 會員價 $138 ]

筆者熱愛野生海水魚類,多年來在香港街坊魚市進行觀察和收集,透過畫筆把香港海域主要海水魚類的美麗形態和顏色記錄下來。除了海魚的圖像外,筆者還為每個魚種加上有趣的資料和食魚的文化,希望藉這畫集讓讀者欣賞香港海域魚類的美麗,增加對牠們的認識外,更重要的是喚起讀者對環境保護及保育海洋資源的關注,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仍然可以享受到這些既美麗又鮮味的漁產。

 

《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定價 $ 250 港幣)   收錄世界31,707種魚類名稱

上海海洋大學伍漢霖教授、中研院生多中心執行長邵廣昭研究員、水產出版社賴春福社長、中研院生多中心博物館林沛立經理、香港魚類學會莊棣華會長,耗時兩年半的時間,將世界魚類種類及隱蔽種類整理付梓。名典(書影如圖)收錄世界31,707種魚類名稱。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為此書作序:

在地球生物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魚類處於十分關鍵的位置,即使用「承前啟後」四個字來形容它們所扮演的角色,似乎一點也不嫌過份。它們打從億萬年前的古生代嶄露頭角以來,不知道有多少種類曾經在生命的大舞臺粉墨登場,也不知道有多少種魚類像走馬燈或跑龍套似的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之後,黯然地退出了舞臺,就此消失無蹤,或成為化石。而現生的魚類,依舊種類繁多、品相複雜,從高山湖泊到海底深淵,幾乎可以說有水就有魚,魚類與人類的經濟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對人類的生存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 海峽兩岸分隔已久,六十年來已使兩岸絕大部分的魚類的中文名均不一致,影響及阻礙了兩岸的交流與合作。除了各學科名詞翻譯對照,已在兩岸間推動了多年之外,生物中文名的兩岸對照和統一也應要儘速推動。很高興看到水產出版社成立以還,一直關注及致力於介紹和推廣海洋、水產、生物、環境科技等各項相關的知識及資訊,尤其在兩岸交流上,二十多年來亦不遺餘力。

從1995年開始,該社就邀請兩岸著名的魚類分類學家學家伍漢霖及邵廣昭教授,開始著手搜集整理全球魚類分類文獻最新且有效種名,並給予每一屬及每一種一個名稱。在1999年7月出版《拉漢世界魚類名典》,共收錄全球26,600 種。

《中國動物誌 》魚類

  圖鑑指引

  學報及雜誌

《亞洲魚類學學報》

《亞洲魚類雜誌》

  每週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