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雙斑吻蝦虎魚
英語 Double-spotted Snout Goby
拉丁語 Rhinogobius duospilus  (Herre, 1935)
俗名 漢語 溪吻蝦虎魚、伍氏吻蝦虎魚
英語 Stream Goby, Double-spotted stream goby
  第三十一周的「每周一魚」,是海水魚中擁有最大成員的的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的「蝦虎魚亞目(Gobioidei)」下「蝦虎魚科(Gobiidae)」,為一群淡水、鹹淡水至海水的中小型至微形魚類。成員廣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包含「背眼蝦虎魚亞科(Oxudercinae)」、「近盲蝦虎魚亞科(Amblyopinae)」、「瓢蝦虎魚亞科(Sicydiinae)」、「小蝦虎魚亞科(Gobionellinae)」、「蝦虎魚亞科(Gobiinae)」5個亞科,現總共約有210屬2000餘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蝦虎魚亞科」的「雙斑吻蝦虎魚(Rhinogobius duospilus)」。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雙斑吻蝦虎魚(Rhinogobius duospilus;溪吻蝦虎魚)」是在1935年,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第6卷3-4期,採自香港的標本,以「雙斑櫛蝦虎(Ctenogobius duospilus)」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有關香港鄰近地區「雙斑吻蝦虎魚」的文獻,後期有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Lin Shu Yen)在1949年的香港漁業研究站學報(Journal of Hong Kong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第2卷、以及伍漢霖(Wu Han-lin)在1991年的廣東淡水魚類志(The Freshwater Fishes of Guangdong Province)採自香港各地包括大嶼山等的記錄,另有赫爾(Herre)在1936年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第6卷3-4期的「惠特利櫛蝦虎魚(Ctenogobius whitleyi)」,為同物異名。
  「吻蝦虎魚屬(Rhinogobius)」,是在1859年,由美國博物學家斯吉爾(Theodore Nicholas Gill,1837-1914),在「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11卷的論文「莫羅博士所採日本魚類收集品的記述(Notes on a collection of Japanese fishes, made by Dr. J. Morrow)」中,根據同文所載之「真吻蝦虎魚(Rhinogobius simili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曾有一時,本屬被認作吉爾(Gill)在1858年所建,僅分布美洲的櫛蝦虎屬(Ctenogobius)的同屬異名,但現以頭部感覺乳突排列特徵上的區別,已恢復為有効屬。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Ctenogobius duospilusGobius duospilusRhinogobius duospil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甚多,有Gobius wuiG. whitleyiRhinogobius wuiR. whitleyi 等。
  「溪吻蝦虎魚」產量多,但因體型微小,不具任何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亦未見清晰的記述。

生活習性(Habits)

  「雙斑吻蝦虎魚」是「蝦虎魚科(Gobiidae)」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晝行、肉食性的次生淡水魚類(secondary freshwater fish),成魚及幼魚均屬底棲動物(benthos),主要攝小型水生動物包括蚯蚓、昆蟲、小魚以及牠們的遺骸。約1年多達至成熟,體長僅5厘米。身體延長呈圓筒型,口端位(mouth terminal),具肥厚的上下唇,尾柄往後側扁,尾鰭圓型。體表底色淺黄,具許多橙褐色散點,腹部淡白,鰓後體側跨背具5個不規則灰褐色大型鞍狀斑,頭頰部腹面具多條棗紅色紋,由吻端至鰓孔上方末端經眼具1條橙褐色縱斜紋,胸鰭及尾鰭基部各具2個及1個黑斑。無鬚及側線,體表被有櫛鱗,左右腹鰭愈合成一吸盤,背鰭2個。兩性異型明顯,雄性頭大唇厚圓鈍,具鮮艷的婚姻色,體色淺黃部分有時轉黑褐,第一背鰭基部略透明,中部黑,末端白而混帶有粉紅至橙紅色,第二背鰭橙紅,邊緣粉白色,雌性頭小而略尖,各鰭近透明,腹部脹白。繁殖期於三至五月春夏間,在近岸礫石下以口搬沙挖洞,產卵較平石面,卵大,直徑約2亳米,孵出的幼魚具良好游泳能力。

(Photo by: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雙斑吻蝦虎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吻蝦虎魚屬(Rhinogobius)」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南部,西達印支半島,南至越南,東至日本、台灣,北至朝鮮半島。全球約有50個種與亞種,主產於中國南方,含許多中國特有種(endemic speices)。在香港,「雙斑吻蝦虎魚」分布於各大小河溪的近水源至中下游河段。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雙斑吻蝦虎魚」產量多,卻因體型細小,不足成為河鮮,內地見於廣東、海南島及福建省各大小江河上游。性格溫順,易於飼養,但對水質有一定要求,未適合入門水族愛好者,於海外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觀賞魚類之一。晝行性,在野外日間可隨時觀察,在河溪沙及碎石間穴棲,牠那流線的體型,在相當的急流中也能輕鬆地貼着岩面或河床,繁殖期是欣賞牠們的絕好時季,雄性間的威嚇行為及鮮艷的體色,令人百看不厭。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雙斑吻蝦虎魚」是香港的野生物種,與「橫紋裂尾鰍(Schistura fasciolata」、「異色林氏副平鰭鰍(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邁爾斯氏擬腹吸鰍(Pseudogastromyzon myersi」同樣,是本港河溪上游的代表性物種。體長最大者平均5至6厘米。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上游的底層魚類,主食小至微型動物及其遺骸,穴居沙或石底。對污染非常敏感,生存個數可直接反映水污染狀況,屬上游河段的良好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在過往記錄,香港野生「雙斑吻蝦虎魚」個體數目在各河溪均較穩定,但因防山泥以及道路開發的有關工程所影響,在個別地區的山坡溪流有突發性或顯著減少的趨勢,在施工形式及方法上有必要作檢討改良,免致本地局部群落絕迹。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