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赤魟
英語 Whip stingray
拉丁語 Dasyatis akajei  (Müller & Henle, 1841)
俗名 漢語 赤魟、赤土魟
英語 Whip stingray, Whip ray, Red skate, Red stingray, Brown stingray, Yellow stingray, Japanese red stingray, Japanese stingray,
  第五十四周的「每周一魚」,是僅佔現生魚類少數成員的「軟骨魚類(Chondrichthiomorphi)」之「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中,屬於「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鯊鰩亞綱(Euselachii)」「真骨部(Neoselachii)」「鯆亞部(Batoidea;鰩亞部)」的「鰩形目(Rajiformes)」下「鱝亞目(Myliobatoidei)」「魟超科(Dasyatoidea)」的「魟科(Dasyatidae = Trygon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分居沿岸海水、鹹淡水及淡水,亦有少數種類可進入淡水棲息,但是否屬有規律地往來鹹淡水與淡水間的洄游(diadromous)魚類仍存疑。現存有「魟屬(Dasyatis)」、「窄尾魟屬(Himantura)」、「馬卡魟屬(Makararaja;馬魟屬)」、「新三角魟屬(Neotrygon;新魟屬)」、「蘿蔔魟屬(Pastinachus)」、「翼魟屬(Pteroplatytrygon)」、「條尾魟屬(Taeniura)」及「沙粒魟屬(Urogymnus)」八個屬。成員廣布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暖海,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地中海,現存約68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赤魟(Dasyatis akajei)」。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赤魟(Dasyatis akajei)」,是在1841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橫嘴屬的系統描述(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據採自日本西南沿海的個體,以「赤三角魟(Trygon akajei)」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赤魟」學名的由源,屬名「Dasyatis」是希臘語「dasys」的拉丁語「dasy」及希臘語「atis = 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是「多毛」的「鰩」,而種名「akajei」則是日語「赤(あか,發音:aka)」及「鱝/鰩(えい,發音:ei)」的拉丁語化名。
  中國「赤魟」的最早文獻,見於1881年法國魚類學家索瓦熱(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巴黎學者會學報(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philomathique de 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報告「有關汕頭魚類的採集品(Sur une collection de poissons de Swatow (S. China).)」中,採自汕頭,以Trygon akajei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香港有關「赤魟」的最早記錄,見於著者1990年代於香港西部海域考察紀綠。
  「魟屬(Dasyatis)」,是在1810年,由美國著名博物學家拉菲內斯克─施馬爾茨(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1783-1840),在「西西里島的一些新屬及新種動植物的特徵(Caratteri di alcuni nuovi generi e nuove specie di animali e piante della Sicilia)」中,以同著中發表的「魟(Dasyatis ujo = D. pastinaca;藍紋魟)」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Dasyatis akajeiTrygon akajei,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生活習性(Habits)

  「赤魟」是「魟科(Dasyatidae)」的中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夜行、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沿岸淺水海灣至河口,進入鹹淡水產卵,成魚體一般長約1米多,最大可長近2米左右。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主食各種底棲動物(benthos),包括蝦蟹等甲殼類(crustacians)、貝類等軟體動物(molluscs)及魚類。身體縱扁呈碟形,吻短而稍向前尖突,口下位(mouth inferior),於口底具3個乳突,外側左右也各有1顆,眼小而稍向上突,眼後方具噴水孔(spiracle),鰓裂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前後向橫平展達吻端,形成體盤,腹鰭長於身體後方近尾基,無尾鰭,僅有鞭狀細長的尾,長度約是體盤的2至3倍,尾的上下均具皮膜,上方近尾基四分一處長有邊緣具鋸齒而付毒腺的尾刺。體背赤褐色,腹方乳白。全身裸露無鱗,背部具結刺,眼後頭背至尾刺中線具一縱行,往尾方漸大,肩部另具兩短行,另在眼後也有一小片結刺。無鬚,側線管系統發達,幾乎貫通於全身皮下,頭部腹面電感受器(electroreceptors),用以感知獵物。兩性異形明顯,雄性於腹鰭具一對棒形的交接器(clasper),體形較瘦薄,雌性無交接器,身形較豐厚。主要在春夏季繁殖,卵胎生(ovoviviparous),交配後受精卵於雌性體內孵化,除了溯河內陸群體,一般在沿岸下游河口鹹淡水及淺海繁殖,產出的幼魚在吸收完卵黃後,於河口及沿岸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赤魟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魟屬(Dasyatis)」全球約有40種,廣泛分布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沿海及河口,中國共有9種的記錄,除了本種,還包括「貝內特氏魟(D. bennetti;黃魟)」、「鬼魟(D. lata)」、「牛魟(D. ushiei;魟)」、「尖嘴魟(D. zugei;尖嘴魟)」、「庫爾氏魟(D. kuhli;古氏魟)」、「光魟(D. laevigatus)」、「奈氏魟(D. navarrae)」、「中國魟(D. sinensis)」。「赤魟」分布於西太平洋日本南部、中國沿海至泰國。香港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至大嶼山以南海域,在南至東部各內灣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赤魟」現在產量不多,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及河口,分布華東至華南沿岸,是常見廉價經濟魚類之一。香港及廣東與各近緣種混稱作「鯆魚」或「魔鬼魚」。漢方入藥,《本草綱目》【海鷂魚】: 「肉甘鹹平無毒……男子白濁膏淋……」。性格溫順,常單獨游動,平日緩慢匍匐滑爬水底,多數在黄昏至夜間活動,怯羞易受驚,游速可快,主要攝食水底生物,由於體形較大,游動範圍廣濶,若非幼魚及未成魚,否則不適在家中水族箱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秋季,在潮退時沿岸淺海內灣及河口紅樹林等可見魚影,由於尾部長有毒刺,雖然絕不會主動攻擊,入門觀察者也不宜太接近,若以手嘗試按緊或踏上, 「赤魟」就會借力將尾反向倒刺,必須小心。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赤魟」屬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沿岸海域至河口鹹淡水魚類,成魚最大者達約2米。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底層魚類,主要以滿布於頭部表皮的電感受器捕食各類底棲動物,除此還攝食各類大小生物的遺骸,在海床及河床擔任清理腐肉的重要功能。因也屬廣鹽性(euryhaline),不但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在廣西屬珠江西江支流的左江上游也有分布,國內現己被列入「二級保護動物」。本港沿岸淺海內灣及河口均有棲息。在珠江河口孵出的幼魚在香港西部沿海發育,昔日深圳河口亦是重要育幼場,仍謹希望香港可多作努力,做好各類水環境的恢復工作。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