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花鰶
英語 Chinese gizzard shad
拉丁語 Clupanodon thrissa  (Linnaeus, 1758)
俗名 漢語 多斑鰶、海鯽仔、銀鱗水滑、盾齒鰶、黃魚、花鰶、銀耀鱗
英語 Chinese gizzard shad, Gizzard shad
  第四十七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份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屬於「新鰭亞綱(Neopterygii)」「真骨部(Teleostei)」「骨鯡亞部(Ostarioclupeomorpha = Otocephala)」的「鯡超目(Clupeomorhpa)」「鯡形目(Clupeiformes)」下「鯡亞目(Clupeioidei)」的「鯡科(Clupe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或小型魚類,大部份居海水,但也有淡水或鹹淡水及淡水的兩側洄游(amphidromous)魚類,現存的包括「圓腹鯡亞科(Dussumierinae)」、「巽他銀魚亞科(Sundasalanginae)」、「寬頜鯡亞科(Pellonulinae)」、「鯡亞科(Clupeinae)」、「西鯡亞科(Alosinae)」及「真鰶亞科(Dorosomatinae)」6個亞科。成員廣布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海域及沿岸,現存約57屬188種,其中約有57種棲於淡水。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花鰶(Clupanodon thrissa)」。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花鰶(Clupanodon thrissa)」,是1758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根據採自印度洋的標本,以「花鯡(Clupea thrissa)」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中國「花鰶」的最早文獻,見於1765年歐洲瑞典探險家及博物學家(Pehr Osbeck,1723-1805),在「中國及東印度航行記(Reise nach Ostindien und China)」中,以學名「(Clupea thrissa)」記載,採集地為中國。香港的最早記錄,是1907年,美國魚類學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西爾(Alvin Seale),於達文波特自然科學學會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Davenort Academy of Sciences)第10卷,根據採自香港的標本,以「花斑鰶(Konosirus thrissa)」之學名首次被報道。
  「鰶屬(Clupanodon)」,是在1803年,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魚類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5卷中,以1758年林奈的「花鯡(C. thrissa)」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Clupanodon thrissa、Clupea thrissa,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頗多, 有 Chatoessus haihoensisChatoessus maculatusChatoessus osbeckiiClupanodon haihoensisClupea triza
  「花鰶」體型較小,可食用,但產量少,經濟價值較弱。中國古文獻中的記載仍有待整理。

生活習性(Habits)

  「花鰶」是「鯡科(Clupeidae)」「真鰶亞科(Dorosomatinae)」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晝行、植食(herbivorous)及屑食性(detriti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沿岸海灣河口,成魚體一般長約20厘米。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nekton),在沙或泥質的軟海床及河床,攝食各種藻類、小型底棲動物及有機碎屑。成魚身體呈梭形,口小而前位(mouth terminal),上下頜等長,中部上唇凹入而下唇凹起,相互嵌合,無牙齒,背鰭最後鰭條絲狀延長游離,尾鰭深叉(deeply-forked)。體表白或灰白,眼上後方、鰓蓋上方,沿體側上半向尾至背鰭基末下方為止,具4至10個黑斑,背部較暗稍微綠,腹部淡白,全身被銀色不易脫落,排列整齊的小圓鱗,胸、腹鰭基部具短三角形的腋鱗(axillary scale)。無鬚,具發達幾乎覆蓋全眼的脂眼瞼(adipose eyelid),無側線。兩性異型不明顯。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花鰶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鰶屬(Clupanodon)」全球僅有本種1種,分布跨南北兩半球,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沿海及河口,西至印度,東及南至印尼,北至日本及朝鮮半島。在香港,「花鰶」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后海灣至沿岸河口,在東部各內灣較淡水域亦有少量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花鰶」世界分布廣天然產量少,在內地見於沿海,主要分布華南沿岸,在廣東珠江口是常見經濟魚類。由於較原始,故骨多,身較薄且肉不多,常作湯料、以油煎或炸,與另一近緣種「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同樣,切片或泡醋作魚生食用。性格溫順,集群,較易受驚,可用中或大型水族箱以鹹淡水或海水飼養。野外河口的水一般混濁難以發現,但大雨後隔1至2周河口及沿岸較清澈水域,可觀察到魚群於沙泥底質區域覓食底棲生物。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花鰶」屬香港及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河溪下游河口鹹淡水至沿岸海水域的常見物種之一,成魚最大者不到30厘米。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底層魚類(benthic fish),主食藻類等表底棲生物(epibenthos)或其遺骸等,與「張口魚」一樣,在攝食期間能有效攪動各種清理河床或海床積聚的有機物,有效減少水底表層缺氧,加速物質循環。屬廣鹽性(euryhaline)魚類,主要棲息沿岸較淡海域,也能適應鹹淡水,只要非全淡水也能生存,對富養水質及輕度人為化學污染有耐受性,棲息數量可作河口及海灣嚴重污染的指標。在新界沿岸各區的近海魚塘及已荒廢的基圍偶有蹤影。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