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格雷氏鱭
英語 Japanese gizzard shad
拉丁語 Coilia grayii  (Richardson, 1844)
俗名 漢語 七絲鱭、葛氏鱭魚、白鼻、鳳尾、馬齊、刺魚、白刺、長尾刺、馬鱭、鳳尾魚、馬刀、黄鱭
英語 Gray’s grenadier anchovy, Seven filamented anchovy, Pointed-tained anchovy,Long-tailed anchovy
  第五十一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分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屬於「新鰭亞綱(Neopterygii)」「真骨部(Teleostei)」「骨鯡亞部(Ostarioclupeomorpha = Otocephala)」的「鯡超目(Clupeomorhpa)」「鯡形目(Clupeiformes)」下「鯡亞目(Clupeioidei)」的「鯷科(Engraul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或小型魚類,大部分居海水或鹹淡水的兩側洄游(amphidromous)魚類,某些種類可進入淡水棲息。現存的包括「鱭亞科(Coiliinae)」及「鯷亞科(Engraulinae)」兩個亞科。成員廣分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海域及沿岸,現存約16屬139種,其中約有17種棲於淡水。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格雷氏鱭(Coilia grayii;七絲鱭)」。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格雷氏鱭(Coilia grayii;七絲鱭)」,是在1844年,由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美國國立博物館報告(The Zoology of the Voyage of H.M.S. Sulphur,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Sir Edward Belcher, R.N., C.B., F.R.G.S, etc., during the years 1836-42)」的「魚類(Ichthyology)」部分,根據採自中國海的標本,首次被記載。
  「格雷氏鱭」學名的由源,屬名「Coilia」是源於希臘語「koilia」的拉丁語「coel」,為「腹」的意思,而種名「grayii」是英國動物學家(John Edward Gray,1800-1875)的拉丁語化人名。
  香港有關「格雷氏鱭」的最早文獻,見於1931年美國魚類學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西爾(Alvin Seale,1871-1958),「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報告(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第67卷11期中,以Coilia grayi的學名記載,報道在廣東香港、汕頭等地有記錄。
  「鱭屬(Coilia)」,是在1831年,由歐洲英國動物學家(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在「動物文集(Zoological Miscellany)」中,以同著中發表的「漢密爾頓氏鱭(Coilia hamiltoni = C. ramcarati;拉姆卡拉特氏鱭)」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Coilia grayiCoilia grayii,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生活習性(Habits)

  「格雷氏鱭」是「鯷科(Engraulidae)」「鱭亞科(Coiliinae;真鰶亞科)」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晝行、浮游生物食性(plankti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沿岸海灣河口至外海,進入鹹淡水產卵,成魚體一般長約20至30厘米,最大可達30厘米左右。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濾食性(filter-feeding),主要以各種甲売類無脊椎動物為食,尤其是橈足類(copepods)及端足類(amphipods),較大個體還攝食燐蝦、毛蝦、以及多毛類。身體延長呈刀形,非常側扁,吻圓短而前突,口下端位(mouth subterminal),上頜向後延長達胸鰭基,上下頜具單行絨毛狀牙齒,胸鰭最上7條鰭條絲狀延長游離(因而得名七絲鱭),臀鰭基部長,具約70至約80根鰭條,尾鰭窄小而尖。體背綠色,側及腹方均銀白,背、胸及腹鰭淺色,尾鰭末稍灰黑色,腹鰭白色,全身被有易脫落的薄圓鱗,腹緣具有呈鋸狀的棱鱗,胸、腹鰭基部具寬大三角形的腋鱗(axillary scale)。無鬚,無側線。兩性異型不明顯,春至初夏,在沿岸溯河於河口及下游結群繁殖,產浮性卵,卵於鹹淡水海域孵化,幼魚於外海、河口及沿岸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格雷氏鱭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鱭屬(Coilia)」全球有12種,廣泛分布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沿海及河口,西至印度,南至印尼,北至日本及朝鮮半島,除了本種,還包括「婆羅洲鱭(C. borneensis)」、「庫曼氏鱭(C. coomansi)」、「杜森美爾氏鱭(C. dussumieri;發光鱭)」、「林德曼氏鱭(C. lindmani)」、「大頜鱭(C. macrognathos)」、「鳳鱭(C. mystus)」、「刀鱭(C. nasus)」、「高體鱭(C. niglecta)」、「拉姆卡拉特氏鱭(C. ramcarati;印度洋鱭)」、「雷本蒂施氏鱭(C. rebentischii;多絲鱭)」、「雷諾氏鱭(C. reynaldi;雷氏鱭)」。
  「格雷氏鱭」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中國東海與南海以及印度洋,日本、台灣、越南至印度。在香港,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至大嶼山以南海域,在南至東部各內灣、吐露港等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格雷氏鱭」天然產量多,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分布華東至華南沿岸,是常見經濟魚類之一。在內地,一般以「流刺網(drift net)」、「虎網」及「定置網」捕撈。香港及廣東與近緣種「鳳鱭」、「刀鱭」等混稱「鳳尾魚」或「鱭魚」。性格溫順,集群,易受驚,由於張口濾食浮游生物,難以一般家居的中或大型水族箱飼養。野外觀察宜於春夏繁殖季,雖然近珠江西部海域水質混濁,但在東部某些清澈的河口及沿岸可見魚群。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格雷氏鱭」屬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河口鹹淡水至沿岸海域的常見魚類,成魚最大者約30厘米。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中上層魚類,主要以鰓耙(gill rakers)濾食(filter feed)各類浮游動物,尤以甲殼類為主。廣鹽性(euryhaline),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對富養水質及輕度污染有耐受性。本港沿岸大型河口有棲息。「格雷氏鱭」在珠江下游河口繁殖,幼魚在香港西部近海孵化成長,相信昔日深圳河口也是重要的產卵及育幼場,春夏於西部海域形成漁訊。與「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一樣,若可決心治理,進行深圳河之環境恢復工程,仍有機會讓市民在香港最大河流中見到牠們再度現身,希望港深政府在河流及沿海水質污染防治方面的通力合作。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