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吻絲鰶
英語 Bloch’s gizzard shad
拉丁語 Nematalosa nasus  (Bloch, 1795)
俗名 漢語 圓吻海鰶、高鼻海鰶、高鼻水滑、黃魚、魯達、油魚、黃腸魚
英語 Bloch’s gizzard shad, Gizzard shad
  第四十九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分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屬於「新鰭亞綱(Neopterygii)」「真骨部(Teleostei)」「骨鯡亞部(Ostarioclupeomorpha=Otocephala)」的「鯡超目(Clupeomorhpa)」「鯡形目(Clupeiformes)」下「鯡亞目(Clupeioidei)」的「鯡科(Clupe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或小型魚類,大部分居海水,但也有淡水或鹹淡水及淡水的兩側洄游(amphidromous)魚類,現存的包括「達森米爾氏魚亞科(Dussumierinae;圓腹鯡亞科)」、「巽他銀魚亞科(Sundasalanginae)」、「寬頜鯡亞科(Pellonulinae)」、「鯡亞科(Clupeinae)」、「蕩魚亞科(Alosinae;西鯡亞科)」及「袋體魚亞科(Dorosomatinae;真鰶亞科)」6個亞科。成員廣布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海域及沿岸,現存約57屬188種,其中約有57種棲於淡水。今週所介紹的物種,是「吻絲鰶(Nematalosa nasus;圓吻海鰶)」。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吻絲鰶(Nematalosa nasus;圓吻海鰶)」,是在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在外地魚類的自然史(Naturgeschichte der auslandischen Fische)第9卷中,採自印度馬拉巴爾(Malabar)的標本,以「吻鯡(Clupea nasus)」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吻絲鰶」學名的由源,屬名「Nematalosa」源於希臘語「nēmanēmatos」,及「alos」(可能源自動詞「alaomai」)的拉丁語「alosa」或「alausa」的併合,分別為「線/絲」及「河鯡」或「游蕩」的意思,而種名「nasus」是拉丁語「nasnasusnasutus」,意思是「鼻」、「鼻孔」或「吻」。
  中國有關「吻絲鰶」的最早文獻,見於1903年兩位美國魚類學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艾弗曼(Barton Warren Evermann,1853-1932),在「美國國立博物館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第25卷上的論文「自寶島採集的魚類之記述(Notes on a collection of fishes from the island of Formosa)」一文中所記,採自台灣的「吻鰶(Clupanodon nasus)」為本種同物異名。香港的最早記錄,是1931年,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採自香港的標本,現存加州科學研究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加州科學院)。
  「絲鰶屬(Nematalosa;海鰶屬)」,是在1917年,由英國魚類學家里甘(Charles Tate Regan,1878-1943),在「美國國立博物館報告(The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第8輯19卷上的論文「寬頜鯡屬中鯡魚類的修訂及在非洲河流中的近緣屬(A revision of the Clupeid Fishes of the Genus Pellonula and of Related Genera in the Rivers of Africa)」中,根據1795年布洛赫發表的「吻鯡」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Chaetoessus nasusClupea nasusDorosoma nasusNematalosa nas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Clupanodon nasica

生活習性(Habits)

  「吻絲鰶」是「鯡科(Clupeidae)」「袋體魚亞科(Dorosomatinae;真鰶亞科)」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晝行、浮游生物食性(plankti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沿岸海灣河口,偶入淡水,成魚體一般長約14至15厘米,最大可達20至30厘米。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濾食性(filter-feeding),主要攝食各種無脊椎類幼蟲及藻類等浮游生物。身體呈卵形,高而側扁,吻圓鈍前突,口下端位(mouth subterminal),上頜稍長於下頜,下頜外綠無牙齒,背鰭最後鰭條絲狀延長游離,尾鰭深叉。體表白或灰白,鰓蓋後上方具一深綠斑,體側上半向背方漸轉綠色,並具約七縱行(頭尾向)深綠小點,腹部銀白,背鰭及尾鰭淺黃色,腹鰭白色,全身被小圓鱗,腹緣具有呈鋸狀的棱鱗,胸、腹鰭基部具短三角形的腋鱗(axillary scale)。無鬚,具厚而發達的脂眼瞼(adipose eyelid),無側線。兩性異型不明顯,春至初夏,在沿岸或內灣結群繁殖,卵浮性。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吻絲鰶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絲鰶屬(Nematalosa;海鰶屬)」全球有十一種,廣泛分布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温帶的沿海及河口,西至印度,南至越南,北至日本及朝鮮半島,除了本種,還包括「阿拉伯絲鰶(N. arabica;阿拉伯海鰶)」、「毛絲鰶(N. come;環球海鰶)」、「厄瑞比氏絲鰶(N. erebi;海鰶)」、「弗萊河絲鰶(N. flyensis;弗萊河海鰶)」、「加勒蒂亞絲鰶(N. galatheae;南亞海鰶)」、「日本絲鰶(N. japonica;日本海鰶)」、「巴布亞絲鰶(N. papuensis;巴布亞海鰶)」、「神女絲鰶(N. persara;神女海鰶)」、「繩紋絲鰶(N. resticularia;繩紋海鰶)」、以及「弗拉明氏絲鰶(N. vlaminghi;西澳海鰶)」。在香港,「吻絲鰶」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至大嶼山沿岸,在南至東部各內灣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吻絲鰶」天然產量不多,在內地見於沿海,分布華東至華南沿岸,體多骨但由於肉多肥美,在廣東是常見經濟魚類之一。香港與近緣種「花鰶(Clupanodon thrissa)」、「孔斑鰶(Konosirus puctatus;斑鰶)」等混稱為「黃魚」。性格溫順,集群,容易受驚,可用中或大型水族箱以鹹淡水或海水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季,在河口及沿岸清澈水域近底可見魚群。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吻絲鰶」屬香港及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河口鹹淡水至沿岸海域的常見魚類,成魚最大者約22厘米。與近緣種「孔斑鰶」一樣,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魚類,主要以鰓耙(gill rakers)濾食(filter feed),有效消耗浮游生物(plankton)數量,或有助減低紅潮(red tide)之形成。廣鹽性(euryhaline),能棲息沿岸較淡海域至河口鹹淡水,到達河口及下游受潮水影響之上限水域,對富養水質及輕度人為化學污染有耐受性,棲息量可作污染指標。本港沿岸各區河口、紅樹林、近海魚塘及基圍等有蹤影。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