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中國平銼鰩
英語 Fanray
拉丁語 Platyrhina sinensis  (Bloch & Schneider, 1801)
俗名 漢語 中國團扇鰩、中國黃點鯆、魴魚
英語 Fanray, Thornback ray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六十九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從未被完好整理的香港海域棲息的「軟骨魚類 (Chondrichthiomorphi)」(鯊鰩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中國平銼鰩(Platyrhina sinensis;中國團扇鰩)」。隸屬「鰩形目(Rajiformes)」下「平銼鰩科(Platyrhinidae;團扇鰩科)」,為一群原始的中小型魚類,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陸棚淺海,絕少進入鹹淡水棲息。(欲閱前文可到「大公網」下載,或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中國平銼鰩(Platyrhina sinensis)」,最早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1798年的著作「魚類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1卷中,根據採自中國,以「中國鰩(La Raie Chinoise)」的名稱被記載(水墨畫)。其後到1801年,由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與德國博物學家施耐德(Johann Gottlob Schneider,1750-1822)在著作「系統魚類學(Systema Ichthyologiae)」裡,才被訂名「中國銼鰩(Rhina sinensis)」,也是中國最早記錄。
  「中國平銼鰩」學名的由源,屬名「Platyrhina」是希臘語「platys」的拉丁語「platy」及希臘語「rhinē」的拉丁語「rhin」的併合,意思分別是「平」、「寬」或「廣」的「爬者」、「鷂」或「鰩」;種名則源於居古埃及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著作中提及的東方民族拉丁語「Sinae」即「中國人」,新拉丁語「sinensis」,意思是「中國的」。
  廣東海域的首次記錄,是1846年,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論文《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中採自廣州中國海的報導。香港的最早記錄見於1930年美國魚類學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八十一卷的論文「日本與中國魚類的記述(Notes on Japanese and Chinese Fishes)」的「(Platyrhina sinensis)」。
  「平銼鰩屬(Platyrhina;團扇鰩屬)」為,是1838年由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自然歷史雜誌(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新系列第二卷上論文「有關軟骨魚類的屬的特徵,附數個新屬的描述(On the generic characters of Cartilaginous Fishes,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genera)」中,以本種作模式種而建立。
  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有Platyrhina sinensisRhina sinensis,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生活習性(Habits)

  「中國平銼鰩」是「平銼鰩科(Platyrhinidae;團扇鰩科)」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夜行、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魚類,棲於石或沙石底沿岸海灣淺水,一般不入河口鹹淡水,成魚體一般長約半米,最大約長七十厘米。幼魚與成體為底棲生物,主以底棲動物(benthos)為食。身體縱扁呈碟形,吻微向前尖突,口下位,長於頭腹面,眼小,眼後方噴水孔約等於眼徑,鰓裂細小,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前後向橫平展前達吻端兩側,外緣不起角,成圓形體盤,腹鰭長於身體後方近尾基,外緣孤形不起角,但具圓鈍裡角,背鰭兩個,長於尾部,第一背鰭位於體後方三分二,第二背鰭比第一背鰭稍大,位緊相隔不到一背鰭距離之後方,尾鰭上葉大於下葉呈圓形,尾長度不到體長的一半,尾側褶非常發達。體背淺褐至棕褐色,除結刺圍緣橙黃色,除腹鰭及尾具暗漬,全身無斑,腹面白色。背部滿被細刺狀鱗,在胸鰭前緣域較大,結刺在背部眶上角(一)、噴水孔上方(二)、肩區(四),中脊至尾上具一行。無鬚,側線管系統貫通皮下,腹面電感受器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於腹鰭具一對棒型的交接器,體型較薄,雌性無交接器,身型較厚。主要在早春一至四月繁殖,卵胎生(ovoviviparous),母體產出約五仔鰩,在沿岸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平銼鰩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平銼鰩屬(Platyrhina)」全球有二種,分佈太平洋西岸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温帶沿海。中國兩種均有分佈,另一種「林氏平銼鰩(P. limboonkeng;林氏團扇鰩)」。「中國平銼鰩」分佈於西太平洋日本中至南部、中國沿海至中印半島的越南,南達澳洲。香港廣泛分佈南至東部海域,在西部沙泥質亦有少量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中國平銼鰩」產量一般,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分佈華東至華南沿岸,並非重要經濟魚類。香港及廣東的沿海居民有時將本種稱作「扇鯆」或「葵扇鯆」。性格溫順,晝蔔海底,夜間較活躍,主攝食甲殼類(蝦、蟹)水底生物,體型較小,水族箱飼養不難。野外觀察宜於春秋間水温較暖季節,淺海沙石質海床可見,尾部無刺,不攻擊,但觀察者仍須放慢動作才能靠近。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中國平銼鰩」屬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沿岸海水魚類,不進入近河口鹹淡水,成魚最大者達約七十厘米。魚類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底層魚類,以頭表的電感受器捕食底棲動物,也攝食遺骸。本種現狀仍未有被詳細調查,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Red List)」上,未被列入任何類別,但這二十載數量顯著下降,香港沿海是重要育幼場,幼魚在本地發育,促請政府早日實施禁止「拖網捕撈」,以助本港海洋生態恢復生機。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