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魚」今期是第八十二周,一直以來「香港魚類學會」給讀者介紹香港棲息的各種野生淡水、鹹淡水及海水魚類己達七十多種。是次為「每周一魚」制作概念與簡歷的第六輯,介紹「地理分佈(Geographic distribution)」的第二部份,內容概述物種在世界各地分佈有關研究的故事(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

地理分佈(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達林頓1957年 – 動物地理分界及分區

(一) 淡水魚類(Freshwater Fish)

  許多時候,人類對「淡水魚類」的概念較模糊,狹義上,「淡水魚類」是指終生在淡水中生活的魚類,而廣義的「淡水魚類」,仍是在淡水環境棲息的魚類,然而兩者的最大分別,在於後者中混入了一些僅整個生活史(life history, life cycle)中的部份或才會在淡水中生活的「洄游魚類」,以及原棲息於河口外緣及沿岸水域,但隨潮汐漲退與攝食等因素,短時間偶然從海游入淡水域的所謂「周邊魚類(peripheral fish)」或「游移魚類(vagrant fish)」。「淡水魚類」的地理分類,普遍採用「生物地理(biogeography)」中「陸地動物(terrestrial fauna)」的「分佈」,以及「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裡「海拔(altitude)」與「河段(river reach, river segment)」作依據的分類。
  「淡水魚類地理區域」的古典版本,有分佈於「古北區(Palaearctic Region)」、「埃塞俄比亞區(Ethiopian Region)」、「東洋區(Oriental Region)」與「澳洲區(Australian Region)」的「舊界(Creatio Paleaeogeana, 舊世界Old World)」,以及分佈於「新北區(Nearctic Region)」與「新熱帶區(Neotropical Region)」的「新界(Creatio Neogeana, 新世界New World)」淡水魚類。現代版本,則是美國昆蟲學及生物地理學家達林頓(Philip Jackson Darlington, Jr., 1904-1983)在1957年的著作《動物地理學》(”Zoogeography”)中所訂的「巨界(Megagea, 北界Arctogea)」、「新界(Neogea)」和「南界(Notogea)」的淡水魚類。
  從「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的「地貌(terrain)」及「海拔(altitude)」角度,有「高山(mountain)」、「高原(plateau)」、「低地(lowland)」、「平原(plain)」、「地底(underground)」與「洞穴(cave)」等的魚類。另以「水文(hydrology)」的「河段(river reach, river segment)」角度,就會有「水源(headwater)」、「上游(upper reach, upstream)」、「中游(middle reach, midstream)」、「下游(lower reach, downstream)」及「河口(river mouth, estuary)」魚類。
  由於「生態學」的興起,亦不乏加入生態角度以方便討論,當中有包括「溪澗(streams)」「河川(rivers)」的「流水(lotic)」,及「湖泊(lakes)」「沼澤(swamps & marshes)」的「靜水(lentic)」魚類。以水中含鹽量多寡即「鹽度(salinity)」劃分的「淡水(freshwater)」、「鹹淡水(brackish water)」、以及「海水(marine)」魚類,在概念上也屬於此例。

(二) 海水魚類(Marine Fish)

  在「生物地理學」裡,由於海洋的面積(地球總面積之71%,3億6105.8萬平方公里)、體積(13億7032.3萬立方公里)及深度(最深10920m,平均3795m)均巨大,加上氣候及生物分佈的不均勻與季節性變化等,使各區海洋地理的各類基本環境調查工作困難重重,因此「海洋生物地理學(marine biogeography)」的發展也較「陸地生物地理學(terrestrial biogeography)」為遲緩。
  自陸海交界的沿海(coastal)至遠洋(pelagic),「海洋生物」的分佈絕不一致,「海水魚類」的分佈也不例外。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水深」的增加,能到達海床的光線越變微弱,那些進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提供該海域基本食糧的「初級生產者(primary producer)」生物(例如:海藻algae & seaweed)的絕大部份,只能限於淺海分佈的原故。其他原因,有各地海域表層和深層的「洋流(currents)」,季節性「氣侯」,海底的「地貌」,以及隨之而變化的「浮游生物(plankton)」等食物的分佈等,均決定性地影響「海水魚類」的分佈狀況。

(Composed by: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著者根據布里格斯修改製作之原圖 – 海洋魚類地理分區

  今日海洋地理研究蓬勃,奠基有賴著名蘇格蘭動物學家(Charles Wyville Thomson, 1830-1882)於1872-1876年間,乘英國海軍「挑戰者號(Challenger)」作長達四年的環球海洋學調查航行,進入二十世紀,機動船隻的普及與二次大戰中潛艇(submarine)與聲納(sonar)等科技的進步,到了五六十年代,西方已成功繪製各大洋的詳細海床地貌圖並公之於世。現時「海洋生物」的地理分佈,主要依美國海洋生物地理學家布里格斯(John Carmon Briggs, 1920-)在1974年的「海洋動物地理(Marine Zoogeography)」有關海洋地理區域的構造與定義。


(Composed by: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著者根據布里格斯修改製作之原圖 – 海洋氣候分區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