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龜殼攀鱸
英語 Climbing perch
拉丁語 Anabas testudineus  (Bloch, 1792)
俗名 漢語 攀鱸、過山鯽、飛鯽、太陽魚
英語 Climbing perch, Anabas
  第三十二周的「每周一魚」,是海水魚中擁有最大成員的的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的「攀鱸亞目(Anabantoidei)」下「攀鱸科(Anabantidae)」,為一群淡水至鹹淡水的中至小型魚類。成員廣布於非洲及南亞熱帶及亞熱帶,包含「攀鱸屬(Anabas)」、「非洲攀鱸屬(Ctenopoma)」、「細梳攀鱸屬(Microctenopoma)」、「圓鱗攀鱸屬(Sandelia)」4個屬,現總共約有30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龜殼攀鱸(Anabas testudineus)」。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龜殼攀鱸(Anabas testudineus;攀鱸)」是在1792年,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在外地魚類的自然史(Naturgeschichte der auslandischen Fische)第6卷中,採自亞洲的標本,以「龜殼花鮨(Anthias testudineus)」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有關香港鄰近地區「龜殼攀鱸」的文獻缺乏,本文著者早於1980年末於深圳河水系元朗區,以及大嶼山北麓各水系有零星記錄,最近在2007年新界西北部(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的環境評估報告中亦有載述。
  「攀鱸屬(Anabas)」,是在1816年,由法國醫生、解剖學及博物學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1787-1840),在法國動物及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1832)的胞弟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1773-1838)所編「自然科學字典(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第2卷的附錄中,根據1797年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Baron Dagobert Karl de Daldorff 或 IngobartCarl de Daldorf)在倫敦林奈學會會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第3卷之論文攀鱸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Perca scandens)所載之「攀鱸(Perca scandens = A . testudineu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註:過往在文獻中所引用克洛奎特原文出處均有誤,特此訂正。〕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Amphiprion testudineusAnabas testudineusAnthias testudineusSparus testudine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甚多,有Amphiprion scansorAnabas elongatusA . macrocephalusA . microcephalusA . scandensA . spinosusA . testudineus lacustriA . t . riceiA . t . riveriA . trifoliatusA . variegatusLutjanus scandensPerca scandensSparus scandens 等。
  「龜殼攀鱸」產量不多,體型小,不具任何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亦未見清晰的記述。


生活習性(Habits)

  「龜殼攀鱸」是「攀鱸科(Anabantidae)」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或獨居、晝行、肉食及腐屍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primary freshwater fish),成魚及幼魚均屬近水表之自由游泳動物(nekton),主要攝小型水生動物包括蚯蚓、昆蟲、小魚以及牠們的遺骸。約2至4年達至成熟,最大者體長平均約16厘米。身體側扁延長略呈長方型,口端位(mouth terminal),上下頜具細齒,尾柄短而側扁,尾鰭圓型。體表底灰色略帶灰綠,體後方具許多黑色散點,腹部略淡,鰓蓋兩強棘間及尾鰭基中央各具一黑斑,體側具約10條黑綠色橫紋。無鬚,具平行背緣中途斷裂的側線,吻兩側淚骨及鰓蓋緣均具強鋸齒,體表被有硬而厚的櫛鱗,背鰭及臀鰭各具鋒銳硬棘約18及10條。在鰓內部上方具有輔助呼吸器官,稱鰓上器(suprabranchial organ)或迷路器(labyrinthiform organ),能納入空氣進行呼吸,在缺氧的滯水裡亦能生存。兩性異型不明顯,雄性頭略大圓鈍,具較濃暗的婚姻色,雌性頭小略尖,腹部略脹。繁殖期於春夏五至七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處產卵,大型成熟個體可產約2000粒浮性卵,具領域(territorial)及親代撫育(parental care)行為。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龜殼攀鱸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攀鱸屬(Anabas)」分布於亞洲,西達印支半島,南至越南,全球僅有2個種,產於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屬(endemic genus)。在香港,「攀鱸」分布於各大小河溪下游至河口及其鄰近濕地池沼。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龜殼攀鱸」產量多,卻因體型小,鱗片硬而難宰,不成為河鮮,內地見於華南福建、廣東、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濕地。基本性格溫順,易於飼養,對水質要求較低,能廣泛生活於各類淡水至鹹淡水環境,卻較易受驚而躍出魚缸外,離水一旦觸怒即豎起吻側及鰓蓋鋸片,不宜赤手處理,在海外是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晝行性,在河溪石穴或水生植物間隱棲,野外觀察時絕不易發現,唯當牠到水面呼吸時可知其存在,每年豪雨低地河沼及魚塘氾濫時,可欣賞眾多大小「攀鱸」在淺水塘壆上友好地齊齊攀爬,遷散往鄰邊澤地及魚塘,在矇矓雨景中能添上一番自然界生命的浪漫。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龜殼攀鱸」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卻與其他本港河溪的土產物種有着根本的差別,原因是牠對鹹淡水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故能廣泛分布於低地及近河口基圍等澤地,在華南區域受豪雨影響而有洪汛,珠江下游的「龜殼攀鱸」則能乘洪水沖至香港西部大嶼山北及流浮山一帶,在極淡的海面游到沿岸各大小河溪,周而復始,是本港少數能自內地不斷地以二次性擴散形式補充個體的淡水魚類。在香港的魚類組成中,屬下游低地淺水及澤地的中至表層魚類,主食小型動物及其遺骸,隱棲石隙或植物叢。對污染不太敏感,生存個數卻可反映嚴重水污染, 作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過往香港野生「龜殼攀鱸」的記錄少,近年個體數目穩定,在個別區域有增減,由於身被厚甲兼具利鋸,難有天敵,能威脅其生存的僅有家居生活用水等污染,以及水邊鄰近土地開發有關工程的不當施工,必須注意檢討改善。顧此失彼其中重要一例,新界西北部防洪工程,雖有效防治了豪雨帶來的洪患,卻嚴重奪去了天然氾濫機制在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使廣泛低地淡水水生生物在雨季時,區域間在個體遷移及數量的相互補充等重要原有機能停止了運作,導致局部群落絕跡。希望日後在保留無害輕度澤地氾濫等方面,亦能多作研究。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