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高翅舌織魚
英語 Ayu
拉丁語 Plecoglossus altive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俗名 漢語 香魚
英語 Ayu, Sweet-fish
  第三十九周的「每周一魚」,開始認識非一般的魚類,今周是包括現今魚類絕大部分物種的「新鰭類(Euteleostei)」,其中屬於最原始類群「原棘鰭超目(Protacanthopterygii)」的「香魚目(Osmeriformes;胡瓜魚目)」下「香魚科(Osmeridae;胡瓜魚科)」,為一群淡水至鹹淡水中的中至小型洄游魚類(diadromous fish)。成員廣布於溫帶至亞熱帶,分為「中下魚亞科(Hypomesinae;公魚亞科)」、「舌織魚亞科(Plecoglossinae;香魚亞科)」、及「香魚亞科(Osmerinae;胡瓜魚亞科)」,分類系統在學者間仍存有分歧,共包含約11屬33種與亞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香魚亞科」的「高翅舌織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
  【註】:拉丁語 plecoglosso 分別解作「織/搓」及「舌」,而 osm 則解「香/臭味」,因此 Plecoglossidae 應為「舌織魚亞科」,Osmeridae 應為「香魚科」,昔日慣用名具誤意,特此訂正。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高翅舌織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香魚)」是在1846年,由荷蘭動物學家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1778-1858)與德國鳥類學家施萊格爾(Hermann Schlegel,1804-1884),在德國植物學家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1796-1866)在日本主編的《日本之動物相》(Fauna Japonica)的魚類分冊中,根據採自日本的標本,以「高翅(舌織)鮭(Salmo (Plecoglossus) altivelis)」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香港地區的「高翅舌織魚」,為本文作者早於1980年代中期在新界大嶼山大蠔水系考察時,由白芒村郭新維先生協助下發現,為廣東省及香港的首個記錄,1992年於《香港自然歷史學會論文集》(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的論文「香港溪流的魚類(Hong Kong stream fishes: An annotated check list with remarks on conservation status)」中,根據大嶼山大蠔採得的標本,以「Plecoglossus altivelis」描述。
  「舌織魚屬(Plecoglossus;香魚屬)」,是1846年由特明克與施萊格爾在發表本種時,首以作為「鮭屬(Salmo)」下的亞屬(subgenus)而被建立,模式種(type species)也是本種。
  早在1988年,日本魚類學家西田睦(Nishida Mutsumi,1947- ),根據採自琉球體型較小的「舌織魚」,發表了本種的第一個亞種(subspecies)「琉球舌織魚(P. a. ryukyuensis;琉球香魚)」。到2005年,中國著名高原生物及魚類學家武雲飛(Wu Yun-fei,1938- )等人發表了中國大陸的另一亞種「中國舌織魚(P. a. chinensis;中國香魚)」後,明確了「高翅舌織魚」在日本、琉球、以及中國等地各有亞種程度的分化。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Salmo altivelisPlecoglossus altivelisP. a. altivelis,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香魚」產量較多,具一定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記述仍有待進一步整理。

生活習性(Habits)

  「高翅舌織魚」是「香魚科(Osmeridae;胡瓜魚科)」下「舌織魚亞科(Plecoglossinae;香魚亞科)」的小型魚類,屬一年生,群或獨居、晝行、肉或食性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個體棲息分布及食性,會隨成長在不同的生活期(life stage;生活階段)轉變。幼魚出生於河溪中游,卵黄吸收能游即群降下游,穿越河口移棲內灣鹹淡水至海水,上下唇具犬狀齒,攝食各種浮游動物(zooplankton),群居(gregarious)而肉食性(carnivorous),約半月成長後的幼年群(juvenile school)漸遷淺水,於河口經鹹淡水數日適應即入下游淡水域,犬齒脫落,唇上長出銼型唇齒,開始攝食附生藻類(epiphytic algae),轉營藻食性(phycovorous),偶然也捕吞小型水生動物,但仍是高度植食性(phytivorous)的素食者。夏末至初秋,隨成長漸顯領域行為(territorial behaviour),各自霸佔藻類茂盛水域, 由群居轉獨居(solitary)。秋末發育成熟,體長約30至40厘米。身體延長呈側扁紡綞型,吻端下垂成吻鈎,閉口時嵌入下唇中央凹處,口斜裂而大,尾部深分叉。體表底色銀白至淺黄,體從背方向腹深灰黑至暗灰色,腹部白色,除胸鰭後上方體側中央有楕圓形黄色橫斑外,無斑紋。無鬚,側線完整,從鰓裂上端直走體中線向尾柄中央,鰓耙長片狀且密,上下唇具唇齒,各鰭邊緣略黄,體表被有細小圓鱗,成魚鱗片長滿乳突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較小修長,具較濃暗婚姻色,臀鰭截型,雌性體較豐厚而大,臂鰭略呈圓扇型,於九至十一月間繁殖,懷卵數可達數千至十萬粒,散布礫石的砂質清澈河段作產卵場。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翅舌織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舌織魚屬(Plecoglossus)」僅分布於亞洲大陸東北至西南沿岸,西達越南與中國廣西省交界之北侖河(Beilun River, Son Ka Longo),北至朝鮮半島,東至日本、台灣。全球有3個種與亞種,包括「高翅舌織魚(P. altivelis altivelis;香魚)」、「琉球高翅舌織魚(P. a. ryukyuensis;琉球香魚)」及「中國高翅舌織魚(P. a. chinensis;中國香魚)。在香港,「高翅舌織魚」分布於大嶼山北部沿岸各大小河溪的中下游。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高翅舌織魚」體型不算大,但在產量多的日本常為河鮮,內地產量較少,稀見於華南各大江河及其鄰近接海河溪。性格溫順,唯成長快,生命周期不到約2至3年,極易受驚衝撞跳躍,飼養有相當難度,適合於野外溪中靜觀。晝行性,在野外日間活躍,易於岸邊以望遠鏡或進入水中觀察,在河溪急流及石礫間游躍,覓食時以唇齒刮食石上藻類,似以舌如紡織撞向石面,因而得其名。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高翅舌織魚」是香港的野生種群,但由於屬於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與其他終生於淡水生活的原生淡水魚類(primary freshwater fish)不同,會隨成長穿梭生活於淡水及海水,孵化後的仔魚降河往沿海河口及內灣,對鄰近沿海河溪具高度擴散分佈的能力,無論往日或現存本港大嶼山北麓各河溪中的群體,如「龜殼攀鱸(Anabas testudineus;攀鱸)」均能乘洪水沖至香港西部大嶼山北及流浮山一帶,在極淡的海面游到沿岸各大小河溪,亦屬本港少數能自內地不斷地補充個體的淡水魚類。由於「高翅舌織魚」棲息需求清澈無污染的河溪,對水質非常敏感,也屬重要的水質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在過往記錄,香港野生「高翅舌織魚」個體數目極稀,這十年來幾乎絕迹,情況嚴重,令人擔心,希望盡快處理污染原,恢復群落在本地成功落地生根,讓大嶼山北部河溪成為珠江口洄游魚類的保育區。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