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
英語 Indo-Pacific tropical sand goby
拉丁語 Favonigobius reichei  (Bleeker, 1853)
俗名 漢語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賴氏蜂巢蝦虎魚、雷氏點頰蝦虎魚、雷氏鯊、乳突蝦虎魚、雷氏斑點蝦虎魚
英語 Tropical sand goby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九十五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香港棲息的所有野生魚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為「雷謝氏蜂巢蝦虎魚(Favonigobius reichei )」。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蝦虎魚科(Gobiid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中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陸棚至珊瑚礁淺海,某些種終生棲息於淡水(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週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Favonigobius reichei)」,是在1853年,由荷蘭魚類學者(Pieter Bleeker,1819-1878),在《荷屬東印度自然科學圖誌》(Natuurkundig Tijdschrift voor Nederlandsch Indië)第五卷的報告《蘇門塔臘的新或未知的魚類之特徵描述》(Nieuwe tientallen diagnostische beschrijvingen van nieuwe of weinig bekende vischsoorten van Sumatra)中,根據採自印度尼西亞巴東地區河流的標本,以(Gobius reichei)的學名被首次發表。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學名的由源,屬名「Favonigobius」是拉丁語「favous」及拉丁語「gobio / gobius」的併合,意思是「蜂巢」及「鮈」,而種名「Reichei」是紀念法國昆蟲學家雷謝(Louis Jérôme Reiche;英名譯音﹕賴歇)的拉丁語化名。
  中國的首次記錄,是1991年由台灣魚類學家邵廣昭(Shao Kwang Tsao,1951-)在《溪池釣的魚 – 淡水與河口的魚》中,採自台灣淡水河口的「雷氏鯊(F. reichei)」。香港的最早記錄,是著者八零年代末於大嶼山南部沿岸所採,以及1990年由香港魚類學家林釗(Lam Chiu,1946-)在《香港及中國南部的海洋植物與動物》(Marine Flora and Fauna of Hong Kong and Southern China)中《香港潮間帶的蝦虎魚類(魚綱﹕蝦虎魚科)》(Intertidal Gobies (Pisces: Gobiidae) from Hong Kong)與著者採得的「裸頸櫛蝦虎魚(Ctenogobius gymnochen)」部份個體。
  「蜂巢蝦虎魚屬(Favonigobius),是澳洲動物學家惠特利(Gilbert Percy Whitley)在《澳洲動物學家》(Australian Zoologist)第六卷二部的論文《新南威爾斯魚類名錄的增補》(Additions to the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New South Wales),以澳洲動物學家麥克利(William John Macleay,1820-1891)1881年發表的「磚紅蝦虎魚(G. lateralis)」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有Acentrogobius reichei、G. reichei、Papillogobius reichei,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A. neilli、C. cylindricus、C. godavariensis、F. neilli、G. neilli、G. zanzibarensis、Pomatoschistus bacescui、Rhinogobius robinsoni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的生境

形態與習性(Form and Habits)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F. reichei )」屬於「蝦虎魚科(Gobiidae)」的小型種類,多年生、群居、晝行、雜食性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廣鹽性(euryhaline),於河口外緣及沿岸鹹淡水潮間帶沙至沙泥底表棲息,常潛埋沙中。晝出夜伏,以魚、蝦、蟹幼體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身體延長,前部呈圓筒形,尾柄長側扁。頭中等大而略尖,前部稍寬扁,吻短而圓鈍。眼大,位於頭前背方微突。鼻孔兩對,前鼻孔短管狀垂於上唇,後鼻孔圓形,邊緣隆起,緊鄰眼前方。口大,前位而斜裂,下頜稍長,上下頜具多行細尖齒,稀疏排列呈帶狀,外行齒較大,下頜兩側各具一二顆大型內彎犬齒。唇厚,舌游離,前端不分叉。鰓孔大,峽部寬大,具假鰓。身體淺黃色略透明,腹側淺白,體背至側鱗片中後方具橙或淺黄斑點,體側中部縱向具五個由兩個細圓黑點組成雲狀小斑,最後一組於尾鰭基中央。由頭背後方向前通過頰部及鰓蓋,具多條淺橙褐色放射紋(本種特徵),眼下至上唇綫紋暗灰。體被中大櫛鱗,頭、胸鰭基和胸部裸露,無側線。第一、二背鰭分離,兩背鰭上部黃色,下部散橙褐色斑點,臀鰭淺色,邊緣略灰,尾鳍淺色,具四至五行橙褐櫛狀橫斑,腹鰭淺色,愈成吸盤(蝦虎魚特徵),邊緣灰黑色。雌雄性徵及婚姻色顯著,雄性體色濃暗,頭大唇厚,第一背鰭第二鰭條延長游離,腹鰭延達肛門,雌魚頭較小,腹部脹白。繁殖期春夏,於礫石、貝殼堆或較平的底物下沙泥挖道產卵,幼魚孵化前守巢,約一年多成熟,體長約五至六厘米,最大約七厘米。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蜂巢蝦虎魚屬(Favonigobius;點頰蝦虎魚屬)」全球有九種,包括(F. aliciae)、(F. exquisitus)、(F. gymnauchen)、(F. lateralis)、(F. lentiginosus)、(F. melanobranchus)、(F. opalescens)、(F. punctatus)、主要分佈西大平洋,北至日本,東南至澳洲及印尼,西至非洲。本種廣泛分佈於中國南部及台灣,北至日本,東南至西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及澳洲,西至塞舌爾、毛里求斯及非洲東部坦桑尼亞及莫桑比克。在香港僅分佈於沿岸各河口外緣鹹淡水域。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F. reichei)」主要產於南方沿岸暖水地區,體型細小,不屬經濟種類。性格温順,要求較佳及略流動水質,因雄性婚姻色美艶,可成水族愛好者的良好飼養對象,適合中小型魚缸以鹹淡水或略稀海水飼養,置以幼沙以潛藏。野外觀察宜於春至秋季退潮黄昏及晚上,沿岸河口外緣幼沙底質潮間帶可見踪影,因保護色強,喜靜止,受驚時潛入石下或沙泥,若有發現可慢慢靠近,隔距靜心觀察為佳。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雷謝氏蜂巢蝦虎魚(F. reichei)」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分佈於沿岸河口鹹淡水域潮間帶,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被列入「低危:近危(Lower Risk: near threatened; LR/nt)」類別,表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有瀕危或滅絕等危險」。在本港各河口周緣沙底潮間帶仍屬常見種,近十數年亦因眾多棲地因河口及其附近土地開發,填海等而顯著減少或趨消失,情況越見惡化,不容忽視。呼籲政府與市民合力保護天然河口沙質潮間帶,以恢復本種數量。
編註:本期《大公報》《每周一魚》專欄,將邵廣昭誤植為「香港魚類學家」,查應為「台灣魚類學家」,本文已作修正,謹此致歉。

(資料提供:莊棣華、陳建國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Kelvin CHA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