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貝內特氏魟
英語 Bennett’s stingray
拉丁語 Dasyatis bennettii  (Müller & Henle, 1841)
俗名 漢語 黃魟、黃土魟、白肉鯆、笨氏土魟
英語 Bennett’s stingray, Bennett’s cowtail, Frilltailled stingray
  第五十五周的「每周一魚」,是僅佔現生魚類少數成員的「軟骨魚類(Chondrichthiomorphi)」之「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中,屬於「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鯊鰩亞綱(Euselachii)」「真骨部(Neoselachii)」「鯆亞部(Batoidea;鰩亞部)」的「鰩形目(Rajiformes)」下「鱝亞目(Myliobatoidei)」「魟超科(Dasyatoidea)」的「魟科(Dasyatidae = Trygon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分居沿岸海水、鹹淡水及淡水,亦有少數種類可進入淡水棲息,但是否屬有規律地往來鹹淡水與淡水間的洄游(diadromous)魚類仍存疑。現存有「魟屬(Dasyatis)」、「窄尾魟屬(Himantura)」、「馬卡魟屬(Makararaja;馬魟屬)」、「新三角魟屬(Neotrygon;新魟屬)」、「蘿蔔魟屬(Pastinachus)」、「翼魟屬(Pteroplatytrygon)」、「條尾魟屬(Taeniura)」及「沙粒魟屬(Urogymnus)」8個屬。成員廣布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暖海,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地中海,現存約68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貝內特氏魟(Dasyatis bennettii)」。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貝內特氏魟(Dasyatis bennettii;黃魟)」,是在1841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的系統描述(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據採自日本西南沿海的個體,以「貝內特氏三角魟(Trygon bennettii)」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貝內特氏魟」學名的由源,屬名「Dasyatis」是希臘語「dasys」的拉丁語「dasy」及希臘語「atis = 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是「多毛」的「鰩」,而種名「bennettii」則是英國動物學家貝內特(Edward Turner Bennett,1797-1836)姓氏的拉丁語化名。
  香港鄰近海域「貝內特氏魟」的最早文獻,見於1846年1846年,由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據居澳門任職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茶葉檢察官的英國博物學家里夫斯(John Reeves,1774-1856)的繪畫(無標本記錄)以「肉色三角魟(Trygon carnea)」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香港有關本種的最早鍳定確認,除一些未刊印的早期政府資料,僅見於著者1990年代於香港西部海域考察紀綠。
  有關「魟屬(Dasyatis)」的建立,已在上周述及,本文從略。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Dasyatis bennettiiTrygon bennettii,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魟類」自古已於漁獵中為人所熟悉,具一定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有關【魟】的記述,有【魟】【魚公】【魚折】【鯆】【鰱】【魚孚】【鰩】等字。先秦古籍《山海經》(公元前476-206)中,有【鰩】:「觀水西流,注於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宋朝丁度等的《集韻》(1037)【魟】:「江蟲,形似蟹,可食」;王洙等修纂、司馬光整理而成的《類篇》(1066)【白魟】:「魚名。一曰魚肥。」;唐朝段成式(803-863)的《酉陽雜俎》對【魟】有更詳細的形態與功能記述:「黃魟魚,色黃無鱗,頭尖,身似槲葉,口在頷下,眼後有耳竅通於腦,尾長一尺,末三刺甚毒。」。發音方面,《集韻》【魟】:「古紅切、古雙切,或胡公切,音公、江、或洪。」;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海鷂魚】:「荷魚,鱝魚,鯆魮魚,蕃蹹魚,石蠣……生東海形似鰩,有肉翅……尾有大毒……」;清朝陳廷敬等編撰的《康熙字典》(1716)中亦載。然而有混稱如【鯆】與【河豚】等,有待進一步考證整理。

生活習性(Habits)

  「貝內特氏魟」是「魟科(Dasyatidae)」的中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夜行、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沿岸淺水海灣至河口,進入鹹淡水產卵,成魚體一般長約1米。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與赤魟(D. akajei相若,攝食蝦蟹、貝類及魚類等各種底棲動物(benthos)。身體縱扁呈碟形,吻短而稍向前尖突,口下位,於口底具3個乳突,外側左右也各有1顆,眼小而稍向上突,眼後方具噴水孔,鰓裂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前後向橫平展達吻端,形成體盤,腹鰭長於身體後方近尾基,無尾鰭,僅有鞭狀細長的尾,長度約是體盤的3倍,尾只有下皮褶,上皮褶消失,於尾刺後具痕迹(與赤魟(D. akajei)的主要區分特徵),尾上方長有邊緣具鋸齒而付毒腺的尾刺。體背黃褐或灰褐色,有些具不規則暗色雲斑,邊緣淺色,尾基較乳白。全身裸露無鱗,背部由眼後頭背至尾刺中線具一縱行結刺。無鬚,側線管系統發達,幾乎貫通於全身皮下,頭部腹面電感受器,用以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於腹鰭具一對棒型的交接器,體型較瘦薄,雌性無交接器,身型較豐厚。主要在春夏季繁殖,卵胎生,交配後受精卵於雌性體內孵化,一般在沿岸下游河口鹹淡水及淺海繁殖,產出的幼魚在吸收完卵黃後,於河口及沿岸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貝內特氏魟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魟屬(Dasyatis)」全球約有40種,廣泛分布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沿海及河口。「貝內特氏魟」分布於西太平洋日本、菲律賓、中國沿海至泰國,向西可達印度。香港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至大嶼山以南海域,在南至東部各內灣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貝內特氏魟」產量不多,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及河口,分布華東至華南沿岸,是常見廉價經濟魚類。香港及廣東與各近緣種混稱作「鯆魚」或「魔鬼魚」。性格溫順,常單獨游動,平日緩慢匍匐水底,黃昏至夜間活動,易受驚,主要攝食水底生物,由於體型較大,不大適宜在家居水族箱飼養。野外觀察於夏秋較佳,尤在潮退時沿岸淺海內灣及紅樹林等可見牠們滑游沙泥水底表面,由於尾部長有毒刺,入門觀察者不宜過近或嘗試突然撫摸,免被誤刺。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貝內特氏魟」屬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沿岸海域至河口鹹淡水魚類,成魚最大者達約1米。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底層魚類,滿布頭表的電感受器能感覺肌肉所發出的微量電流,準確探知沙下各類底棲動物的存在而捕食。因也攝食各類生物遺骸,在海床及河床負擔着清理腐肉,避免水質惡化的重要功能。「貝內特氏魟」亦屬廣鹽性(euryhaline),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與「赤魟」不同的地方,是本種的分布僅限沿海及河口,在內陸江河支流淡水中缺乏分布。本港沿岸淺海內灣及河口均有棲息。在珠江河口孵出的幼魚在香港西部沿海發育,昔日深圳河口亦是重要育幼場,謹希望香港可多作努力,做好各類水環境的恢復工作。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