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爪哇擬蝦虎魚
英語 Java fake goby
拉丁語 Pseudogobius javanicus  (Bleeker, 1856)
俗名 漢語 爪哇擬蝦虎魚、爪哇鯔蝦虎魚、爪哇擬鯊
英語 Java fake goby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九十三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香港棲息的所有野生魚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為「爪哇擬蝦虎魚(Pseudogobius javanicus )」。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蝦虎魚科(Gobiid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中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陸棚至珊瑚礁淺海,某些種終生棲息於淡水(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爪哇擬蝦虎魚(Pseudogobius javanicus )」,是1856年,由荷蘭魚類學者(Pieter Bleeker,1819-1878),在《荷屬東印度自然科學圖誌》(Natuurkundig Tijdschrift voor Nederlandsch Indië)第十一卷裡的報告《東爪哇瑪琅沿岸採到的一些魚類》(Verslag omtrent eenige vischsoorten gevangen aan de Zuidkust van Malang in Oost-Java)上,以「爪哇蝦虎魚(Gobius javanicus)」的學名首次被發表。
  「爪哇擬蝦虎魚」學名的由源,屬名「Pseudogobius」是希臘語「pseudēs」及拉丁語「gobio / gobius」的併合,意思是「假的/騙人的」及「鮈」;而種名「javanicus」是印尼地名「Java」及拉丁語詞尾「-icus」的併合,意思是「爪哇」及「屬於」。
  中國的首次記錄,是1938年美國地衣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嶺南科學學報》(Lingnan Science Journal)第17卷3期上發表的《產自中國廣東省包括海南島的小量魚類標本》(Notes on a small collection of fishes from Kwangtung Province including Hainan, China.)中,採自廣州嶺南大學的「爪哇點蝦虎魚(Stigmatogobius javanicus)」。香港的首次記錄,是同文中採自大嶼山的「皮亞皮韋莫沙蝦虎魚(Vaimosa pianensis)」。
  「擬蝦虎魚屬(Pseudogobius)」,是1922年,由荷蘭地衣及魚類學家波普塔(Canna Maria Louise Popta,1860-1929),在《動物學通訊》(Zoologische Mededelingen)第七卷的論文《巽他航行裡新種魚類的描述之第四及最後續篇》(Vierte und letzte fortsetzung der Beschreibung von neuen Fischarten der Sunda-Expedition)中,以本種(Gobius javanicus)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有G. javanicus、P. javanicus、S. javanic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G. chilkensis、Mugilogobius piapensis、V. piapensis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爪哇擬蝦虎魚的生境

形態與習性(Form and Habits)

  「爪哇擬蝦虎魚(P. javanicus )」屬於「蝦虎魚科(Gobiidae)」的小型種類,多年生、群居、晝行、雜食性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廣鹽性(euryhaline),於泥、沙泥至沙石底的河口及紅樹林等有海潮影响鹹淡水域的淺水底表(bottom surface)棲息,不入全淡水域生活。多晝出夜伏,以有機碎屑、藻類、以及微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身體延長,前部粗圓筒形,尾柄漸側扁。頭寬圓,吻圓鈍。眼中大,位頭前部背方。鼻孔兩對,前鼻孔短管狀,垂於上唇緣,後鼻孔圓形,位於眼前方。口前位,向下斜裂,上頜稍前突,上下頜前半部具三行細齒,無犬齒。唇稍薄,舌游離,前端截形不分叉。鰓孔中等大,峽部寬。身體淺黃至淺乳黃色,頭側及體側鱗片近中央具淺粉橙色光澤斑,由眼背經眼中央向頭腹方前鰓蓋下緣具一粗黑帶,體側尾柄中央具三四對黑褐斑,尾鰭基側上下具兩黑褐點(本種特徵)。體被櫛鱗,鰓蓋、眼背上方、胸鰭基及胸腹被圓鱗,其餘頭部裸露,無側線。兩背鰭分離,第一背鰭黑色,近基部透明,第二背鰭中央以下近鰭基具三行暗褐色櫛狀縱帶,其餘透明,腹鰭淺色,愈成吸盤(蝦虎魚特徵)。雌雄性徵及婚姻色不顯著,雄性體色稍暗,較瘦,背鰭後方略長,雌魚淺色,腹部脹白。繁殖期春夏,雌雄魚於沙泥底物下挖管道產卵,具親代撫育(parental care)行為,守巢至孵化,約兩年成熟,體長約四厘米。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擬蝦虎魚屬(Pseudogobius)」廣泛分佈印度洋與西太平洋區温帶至熱帶沿及島嶼,東北至朝鮮與日本,東至西南太平洋島嶼,南至印尼及澳洲,西至中印半島及印度。全球約七種,包括「海欖雌擬蝦虎魚(P. avicennia;大眼擬蝦虎魚)」、「等頜擬蝦虎魚(P. isognathus)」、本種、「真砂擬蝦虎魚(P. masago;小口擬蝦虎魚)」、「黑點擬蝦虎魚(P. melanostictus)」、「天鵝擬蝦虎魚(P. olorum)」、及「雜色擬蝦虎魚(P. poicilosoma;印尼擬蝦虎魚)」。「爪哇擬蝦虎魚」廣泛分佈於中國及台灣,東至日本,東南至西太平洋菲律賓、澳洲,西至印度。香港廣泛分佈於沿岸河口及紅樹林淺水,沙泥至泥灘鹹淡水域。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爪哇擬蝦虎魚(P. javanicus)」主要產於南方沿岸暖水,產量多但體型微小,非經濟種類,既不被出售,也不作食用。性格非常温順,飼養容易,以鹹淡水或海水小型魚缸,置幼沙礫石,予以充分光線待缸中長出藻類。野外觀察全年皆宜,沿岸河口紅樹林沙泥灘塗岸邊可見群踪。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爪哇擬蝦虎魚(P. javanicus)」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廣泛分佈沿岸河口鹹淡水域,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未被列入任何頻危類別。雖然至今在本港沿岸河口屬常見種,但近十數年亦因河口污染與土地發展,棲地大規模受破壞而數目劇減,由於其雜食性,數量又多,不但是河口紅樹林泥灘水域良好的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在該區生態食物鏈上也屬於關鍵種(keystone species),不容忽視。本種的棲息量,可作紅樹林及河口保護成效的參考指標。

(資料提供:莊棣華、陳建國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Kelvin CHA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