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漢密爾頓氏稜鯷
英語 Hamilton’s thryssa
拉丁語 Thryssa hamiltonii  (Gray, 1835)
俗名 漢語 高體稜鯷、漢氏稜鯷、漢氏鮆魚、哈氏劍鰶、突鼻仔、含茜、含梳、頜多、含西
英語 Hamilton’s thryssa, Hamilton’s anchovy, Northern anchovy
  第五十三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分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 屬於「新鰭亞綱(Neopterygii)」「真骨部(Teleostei) 」「骨鯡亞部(Ostarioclupeomorpha = Otocephala)」的「鯡超目(Clupeomorhpa)」「鯡形目(Clupeiformes)」下「鯡亞目(Clupeioidei)」的「鯷科(Engraul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或小型魚類,大部分居海水或鹹淡水的兩側洄游(amphidromous)魚類,某些種類可進入淡水棲息。現存的包括「鱭亞科(Coiliinae) 」及「鯷亞科(Engraulinae)」兩個亞科。成員廣布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海域及沿岸,現存約16屬139種,其中約有17種棲於淡水。今周所介紹的物種, 是「漢密爾頓氏稜鯷(Thryssa hamiltonii;高體稜鯷)」。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漢密爾頓氏稜鯷(Thryssa hamiltonii;高體稜鯷)」,是在1835年,由英國動物學家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在「印度動物學圖解(Illustrations of Indian Zoology; chiefly select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ajor-General Hardwicke, F.R.S.)」的第2卷中,根據採自印度的個體(僅圖,無標本),首次被記載。
  「漢密爾頓氏稜鯷」學名的由源,屬名「Thryssa」是源於一種魚名的希臘語「thrissos = thrissa」的拉丁語「thriss」,而種名「hamiltonii」則是駐印度之蘇格蘭醫生及博物學家布坎南.漢密爾頓(Francis Buchanan-Hamilton,1762-1829)的拉丁語化人名。
  中國「漢密爾頓氏稜鯷」的最早文獻,見於1881年法國魚類學家索瓦熱(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巴黎學者會學報(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philomathique de 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報告「有關汕頭魚類的採集品(Sur une collection de poissons de Swatow (S. China).)」中,以Thrissa hamiltoni的學名記載為首個記錄。香港有關「漢密爾頓氏稜鯷」的最早記錄,見於1958年美國魚類學家博林(RolfLing Bolin,1901-1973)採自新青山魚市場的標本,現存加州科學研究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加州科學院)。
  「稜鯷屬(Thrissa)」,是在1829年,由歐洲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及動物學家庫維葉(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800-1875),在「動物王國(Le Règne Animal)」的第二版中,以1758年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發表的「髭鯡(Clupea mystus = Coilia mystus;髭鱭/鳳鱭)」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Scutengraulis hamiltoni、S. hamiltonii、Thrissa hamiltonii、Stolephorus hamiltonii、Thrissocles hamiltonii、Thryssa hamiltoni、Thryssa hamiltonii,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Engraulis grayi、Thrissocles grayi。

生活習性(Habits)

  「漢密爾頓氏稜鯷」是「鯷科(Engraulidae)」「鯷亞科(Engraulinae)」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晝行、浮游生物食性(plankti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沿岸淺水海灣至河口,進入鹹淡水產卵,成魚體一般長約20至30厘米,最大可長近30厘米左右。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濾食性(filter-feeding),主食各種甲殼類無脊椎動物,如橈足類(copepods)及蝦類。身體延長呈刀形,非常側扁,吻圓短而微前突,口下端位(mouth subterminal)而向前上斜裂,上頜向後延長伸達鰓孔但不到胸鰭基,上下頜長度相約,具細牙齒,胸鰭最上鰭條不延長游離,臀鰭具約40根鰭條,尾鰭分深叉。體背帶青綠色,側及腹方銀白,在鰓蓋後胸鰭背上方有一黃綠至暗黑色大斑,背、胸及腹鰭淺黃至黃色,全身被有易脫落的薄圓鱗,腹緣具有約25塊鋸狀的棱鱗,胸、腹鰭基部具寬大三角形的腋鱗(axillary scale)。無鬚,無側線。兩性異型不明顯,在沿岸溯河於河口及下游繁殖,產浮性卵,卵於鹹淡水海域孵化,幼魚河口及沿岸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漢密爾頓氏稜鯷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稜鯷屬(Thryssa)」全球有24種,廣泛分布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沿海及河口,西至非洲,南至澳洲,北至日本及朝鮮半島,除了本種,還包括「稜鯷(Thryssa adelae;汕頭稜鯷)」、「河口稜鯷(T. aestuaria;澳洲棱鯷)」、「稜鯷(T. baelama;貝拉棱鯷)」、「短尾稜鯷(T. brevicauda)」、「芝蕪稜鯷(T. chefuensis;煙台綾鯷)」、「戴氏稜鯷(T. dayi)」、「杜薩米爾氏稜鯷(T. dussumieri;杜氏棱鯷)」、「稜鯷(T. encrasicholoides;印尼棱鯷)」、「高塔米稜鯷(T. gautamiensis;印度洋棱鯷)」、「凱馬勒稜鯷(T. kammalensis;赤鼻棱鯷)」、「似凱馬勒稜鯷(T. kammalensoides;擬赤鼻棱鯷)」、「馬拉巴爾稜鯷(T. malabarica;馬拉巴棱鯷)」、「稜鯷(T. marasriae;北澳洲棱鯷)」、「髭稜鯷(T. mystax;中頜棱鯷)」、「多耙稜鯷(T. polybranchialis)」、「稜鯷(T. purava;斜頜棱鯷)」、「鰓耙稜鯷(T. rastrosa;巴布亞棱鯷)」、「斯克勒奇利氏稜鯷(T. scratchleyi;斯氏棱鯷)」、「毛吻稜鯷(T. setirostris;長頜棱鯷)」、「密棘稜鯷(T. spinidens;孟加拉棱鯷)」、「窄體稜鯷(T. stenosoma;長體棱鯷)」、「脆吻稜鯷(T. vitrirostris;黃吻棱鯷)」、「懷特黑特氏稜鯷(T. whiteheadi;懷氏棱鯷)」。「漢密爾頓氏稜鯷」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朝鮮半島、日本、中國東海與南海至澳洲、印度洋的中東近非洲。香港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至大嶼山以南海域,在南至東部各內灣、吐露港等亦有少量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漢密爾頓氏稜鯷」天然產量不多,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及河口,分布華東至華南沿岸,是常見廉價經濟魚類之一。香港及廣東與近緣種「鳳鱭」、「刀鱭」等混稱「鱭魚」。漢方入藥,《本草綱目》【鱭魚】: 「甘溫無毒……貼痔瘻……」。性格溫順,集群,由於易受驚,游速快,主要濾食浮游生物,與「鱭類」同樣難於家中水族箱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秋季,近珠江西部海域沿岸各內灣及河口可見魚群。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漢密爾頓氏稜鯷」屬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沿岸海域至河口鹹淡水的常見魚類,成魚最大者不達30厘米。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中上層魚類,主要以鰓耙(gill rakers)濾食(filter feed)各類浮游動物,以甲殼類為主。廣鹽性(euryhaline),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本港沿岸淺海內灣及河口均有棲息。在珠江河口孵化的幼魚在香港西部沿海發育,昔日深圳河口亦是產卵育幼場,形成季節性的漁訊。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