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棕色深蝦虎魚
英語 Dusky frillgoby
拉丁語 Bathygobius fuscus  (Rüppell, 1830)
俗名 漢語 深蝦虎魚、黑蝦虎、雲斑蝦虎
英語 Dusky frillgoby, Frill goby, Brown goby, Common goby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八十三周,經過六輯「每周一魚」制作概念與簡歷,今期再為大家介紹棲息於香港的野生魚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為「深蝦虎魚(Bathygobius fuscus)」。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蝦虎科(Gobiid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陸棚至珊瑚礁淺海,某些種終生棲息於淡水(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週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棕色深蝦虎魚(Bathygobius fuscus)」,是德國博物學家呂佩爾(Wilhelm Peter Eduard Simon Rüppell,1794-1884)在1830年的著作《北非之旅圖集,紅海之魚類》(Atlas zu der Reise im nördlichen Afrika. Fische des Rothen Meeres.)第三卷裡,以「棕色蝦虎魚(Gobius fuscus)」之學名被首次發表。
  「棕色深蝦虎魚」學名的由源,屬名「棕色深蝦虎魚」學名的由源,屬名「Bathygobius」是希臘語「bathys」和拉丁語「gobio / gobius」合併而成,意思是「深」及「鮈」;而種名是拉丁語「fuscus」,意思是「棕色的 / 暗的」。
  中國的首次記錄,是1861年,由英國動物學家京特(Albert Charles Lewis Gotthilf Günther,1830-1914)在《大英博物館藏魚類目錄》(Catalogue of the fishes in the British Museum)的第III卷中採自中國的「白點蝦虎魚(G. albopunctatus)」。香港最早記錄,是1914年美國魚類學家西爾(Alvin Seale,1871-1958)在《菲律賓科學學報》(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第九卷D部的報告《香港的魚類》(Fishes of Hong Kong),以「雜色蝦虎魚(G. poecilichthys)」之學名所記採自香港的報導。
  「深蝦虎魚屬(Bathygobius)」,是荷蘭博物學家布勒克爾(Pieter Bleeker,1819-1878)於1878年在《荷蘭自然科學檔案》(Archives néerlandaises des sciences exactes et naturelles)第13卷上的《新幾內亞魚類動物相第四次資料摘要》(Quatrième mémoire sur la faune ichthyologique de la Nouvelle-Guinée)中,以法國動物學家瓦朗西安納(Achille Valenciennes,1794-1865)於1837年發表的「烟斑蝦虎魚(G. nebulopunctatu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包括 B. fuscus fuscus、Gobius fuscus、G. f. fusc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G. darnleyensis、G. marginalis、G. nebulopunctatus、G. obscurus、G. poecilichthys、G. punctillatus、G. sambiranoensis

形態與習性(Form and Habits)

  「棕色深蝦虎魚(B. fuscus)」屬於「蝦虎魚科(Gobiidae)」的小型多年生,獨居(有時多尾共棲)、晝行、雜食性魚類。廣鹽性(euryhaline),主要棲息於河口、紅樹林潮間帶鹹淡水的沙石或礫石底淺水區的貝殼堆及石下缝隙,沿岸珊瑚礁也有分佈,幼魚在河口潮間帶孵化,於內灣攝食微型浮游生物發育,再返河口鹹淡水繼續成長。幼魚期短暫營近底自由游泳動物,成魚為底棲動物(benthos),主要以小型底棲及穴居無脊椎動物、底質砂石表面附著的藻類及有機物為食。身體前部呈圓筒形,肛門後尾柄方向漸側扁,頭大稍平扁,吻前部圓鈍,成魚頭部鰓頰隆起,眼大,突出於頭的前上部,眼間窄而內凹,鼻孔前後兩對,前鼻孔短管狀具鼻瓣,後鼻孔裂縫狀,位於眼前方。口前位而斜裂,上下頜長度相約,具多行細尖犬齒,外行齒較大,舌大,游離而前端內凹分叉。鰓孔窄,峽部寬濶而長有假鰓。體底色淺黃褐色至褐色,腹部淺色,項部、體側到尾柄末端有五至六條暗褐色雲斑狀橫帶(故有稱「雲斑蝦虎」),頭具藍色小散點,藍點在體側依鱗片排成縱紋。頭裸露無鱗,體被中大型櫛鳞,項、胸和腹部被小圓鳞,無側線。兩背鰭外緣黃至深黃色,第一背鰭具二至三行暗褐至黑褐色縱帶,第二背鰭、胸鰭和尾鰭具節狀紋,胸鰭上部絲狀游離(深蝦虎魚屬特徵),左右腹鰭愈合成吸盤(蝦虎魚特徵)。雌雄性徵顯著,雄性體色較濃,頭部較大而唇厚,體型粗壯,第二背鰭及臀鰭後方較延長,雌魚頭較尖小,腹部脹白。繁殖期春至秋季,於河口石底或蠔殼遺骸產卵,約兩年達成熟,最大者體長平均約7至9厘米。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棕色深蝦虎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深蝦虎魚屬(Bathygobius)」廣泛分布於温帶至熱帶沿岸,西至非洲,南至印尼及澳洲,東至西太平洋諸島嶼,北至朝鮮半島,美洲及大西洋的分佈為附隨遠航船隻而入侵的個案。全球約有二十九種,其中「杜父頭深蝦虎魚(B. cotticeps;闊頭深蝦虎魚)」、「圓鰭深蝦虎魚(B. cyclopterus)」、「巴東深蝦虎魚(B. padangensis)」、「科科斯深蝦虎魚(B. cocosensis;椰子深蝦虎魚)」、「梅吉特氏深蝦虎魚(B. meggitti;香港深蝦虎魚)」、「拉德氏深蝦虎魚(B. laddi;萊氏深蝦虎魚)」及本種共七種分佈於中國沿岸。「棕色深蝦虎魚」分布於中國沿岸及台灣,東北至北朝鮮,東南至澳洲,西至印度東岸。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棕色深蝦虎魚(B. fuscus)」屬小型魚類,性格温順,對水質要求不高,飼養不難,以中小型鹹淡水魚缸飼養,但有同類相食(cannibalism)的傾向,飼養密度不宜太高,須置礫石或貝殼讓藏身。野外觀察全年皆宜,於沿岸及河口礫石或沙石底鹹淡水至珊瑚礁,全日可見踪影。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棕色深蝦虎魚(B. fuscus)」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廣泛分佈沿岸河口鹹淡水域,雖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未被列入任何頻危類別,但著者在過去二十多年記錄,由於全港許多沿岸河口之生態環境因各類土地發展及河道工程,棲地遭受改變與破壞,加上廢水污染,個體數量顯著下降,望政府與市民注力保護沿岸河口天然環境,讓我們能繼續在自然環境中觀察「深蝦虎魚」等衆多沿岸魚類。

(資料提供:莊棣華、陳建國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Kelvin CHA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