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張口魚
英語 Milkfish
拉丁語 Chanos chanos  (Forsskål, 1775)
俗名 漢語 遮目魚、虱目魚、細鱗仔魚、麻虱魚、麻薩木
英語 Milkfish, Bangus
  第四十六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份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屬於「新鰭亞綱(Neopterygii)」「真骨部(Teleostei)」「骨鯡亞部(Ostarioclupeomorpha = Otocephala)」的「骨鰾超目(Ostariophysi)」「無耳鰾超目(Anotophysi)」「角嘴魚目(Gonorynchiformes;鼠目)」下「張口魚亞目(Chanoidei;遮目魚亞目)」的「張口魚科(Chanoidae;遮目魚科)」,為一群原始的中型海水、鹹淡水及淡水的兩側洄游(amphidromous)魚類,包括早白堊紀化石類群「+紅魚亞科(+Rubiesichthyinae)」,及現存的「張口魚亞科(Chaninae;遮目魚亞科)」。成員廣佈南北半球熱帶至亞熱帶海域及沿岸,現僅存1屬1種。今週所介紹的物種,是「張口魚(Chanos chanos;遮目魚)」。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張口魚(Chanos chanos;遮目魚)」,是1775年瑞典博物學家福斯科爾(Peter Forsskål,1732-1763),在(Descriptiones animalium, avium, amphibiorum, piscium, insectorum, vermium)裡,根據採自中東地區沙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吉特(Djidda)紅海(Red Sea)的標本,以「張口鯔(Mugil chanos)」之學名發表的,為首次描述。
  「張口魚」學名的由源,屬名及種小名「Chanos」源於拉丁語「chan」及希臘語「chanos」。漢語學名「遮目魚」及「虱目魚」,各為中國大陸及台灣的名稱,後者較早沿用至今,又稱「麻薩木」,日語中漢字古稱發音「sabahii」為「虱目魚」的漢語音讀拼法。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張口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張口魚屬(Chanos;遮目魚屬)」分佈跨南北兩半球,熱帶、亞熱帶至温帶的沿海及河口。全球僅有本種1種。在香港,「張口魚」主要分佈於西部近珠江河口后海灣至沿岸河口,在東部各內灣較淡水域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張口魚」世界分佈廣天然產量多,在內地見於沿海,主要分佈華南沿岸,東南亞經濟魚類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台灣、菲律賓、印尼等地成為重要養殖魚種,在爪哇已有600多年的養殖史,單位面積的產量更是世界首位。由於骨多,烹調後肉質鬆散,香港新界村民常稱牠為「爛肉梭」,在台灣因此將牠攪碎油炸,製成著名可口的「魚鬆」。另有利用牠的食性,有用作清除魚塘底部積聚有機物,或釣魚的消閒對象。性格溫順,集群,游泳範圍廣,容易受驚,最好從幼魚開始,用魚池或在較暗較靜環境的大型水族箱,以鹹淡水或海水飼養。在野外,近珠江的水混濁難以發現,但在東部沿岸較清澈水域可潛水觀察魚群,游泳迅速而靈活,成群於沙泥底質河口至珊瑚礁區域覓食。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張口魚」屬香港及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為河溪下游河口鹹淡水至沿岸海水域的常見物種之一,成魚最大者可達1米多,重達8至9公斤。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底層魚類(benthic fish),主食藻類等表底棲生物(epibenthos)或其遺骸等,在攝食期間能有效攪動各種清理河床或海床積聚的有機物,減少水底表層缺氧,加速該水域生態系物質循環。廣鹽性(euryhaline),能適應海水至鹹淡水,對富養水質有耐受性,但對人為化學污染較弱,棲息數量可作反映河口及海灣污染度的參考指標。在新界沿岸各區的近海魚塘及基圍,甚至在一些現已荒廢的舊基圍,還存有「張口魚」的踪影。由於生長快,平均以每年約一公斤的速度成長,若發展復興新界魚塘,可會是養殖的理想對象。如希望更多機會看到「張口魚」在本港各河口棲息,也得要靠政府與市民合力保護河口生態環境。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