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似久爾吻蝦虎魚
英語 Paradise goby
拉丁語 Rhinogobius giurinus  (Rutter, 1897)
俗名 漢語 子陵吻蝦虎魚、竹殼、南糠、老糠、茉莉勾、小花魚
英語 Paradise goby, Barcheek goby
  第四十一周的「每周一魚」,是海水魚中擁有最大成員的的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的「蝦虎魚亞目(Gobioidei)」下「蝦虎魚科(Gobiidae)」,為一群淡水、鹹淡水至海水的中小型至微形魚類。成員廣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包含「背眼蝦虎魚亞科(Oxudercinae)」、「近盲蝦虎魚亞科(Amblyopinae)」、「瓢蝦虎魚亞科(Sicydiinae)」、「小蝦虎魚亞科(Gobionellinae)」、「蝦虎魚亞科(Gobiinae)」5個亞科,現總共約有210屬2000餘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蝦虎魚亞科」的「似久爾吻蝦虎魚(Rhinogobius giurinus)」。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似久爾吻蝦虎魚(Rhinogobius giurinus;子陵吻蝦虎魚)」是在1897年,美國魚類學家拉特(Cloudsley Louis Rutter,1867-1903)在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49卷上發表的文章《菲爾德小姐採自中國汕頭的魚類》(A collection of fishes obtained in Swatow, China, by Miss Adele M. Fielde.)中,根據採自廣東汕頭的標本,以「似久爾蝦虎(Gobius giurinus;子陵蝦虎魚)」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似久爾吻蝦虎魚」的學名由源,一直未有明確解釋。本種命名者拉特(Rutter)研究鮭類而著名,是美國魚類學家吉爾伯特(Charles Henry Gilbert,1859-1928)的學生,於1903年末患上急性丹毒,36歲英年早逝。他在1897年首述本種的論文中有記:「A single specimen, 3 in. long … , differs from Gobius giurus in the longer and more depressed snout…」,與駐印度之蘇格蘭醫生及博物學家布坎南.漢密爾頓(Francis Buchanan-Hamilton,1762-1829)在1822年「恒河及其支流魚類的記述(An account of the Fishes found in the River Ganges and its branches)」中發表的「久爾蝦虎魚(Gobius giuris = Glossogobius giuris;久爾舌蝦虎魚)」作比較,將其種小名加上拉丁詞尾「-inus」而命名「giurinus」,意思為「似giuris」。【註:原文 Gobius giurusGobiusgiuris 之誤記】
  香港「似久爾吻蝦虎魚」的最早文獻,見於1937年,任職嶺南自然歷史考察與博物館(Lingan Natural History Survey and Museum) 主管的美國昆蟲學家霍夫曼(Willam Edwin Hoffmann,1896-1989)在《嶺南科學學報》(Lingnan Science Journal)第16卷1期上發表的文章《有關一些廣東與廣西的魚類之分布記述》(Distributional notes on some Kwangtung and Kwangsi Fishes)中,有採自大嶼山,紀念美國兩棲爬蟲類學家波普.克利福特(Cliford Hillhouse Pope,1899-1974)而命名的蝦虎「波普.克利福特氏櫛蝦虎魚(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記述,但種類卻是誤定。其後,美國魚類學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於1938年,在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增刊第6卷《香港魚類的研究》(Studies of Hong Kong Fishes)中,才以正確學名「(Rhinogobius giurinus)」將之記載。
  有關「吻蝦虎魚屬(Rhinogobius)」,已於第三十一周提及,在此從略。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Ctenogobius giurinusGobius giurinus ,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 C. hadropterusG. hadropterus
  「似久爾吻蝦虎魚」產量多,但因體型微小不具顯著經濟價值,古文獻未見清晰的記述。

生活習性(Habits)

  「似久爾吻蝦虎魚」是「蝦虎魚科(Gobiidae)」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晝行、肉食性的兩側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幼魚於河溪孵化後,即隨水流往下游進行降海或降湖,營浮游性(planktonic)生活,攝食微型水生生物如藻類及甲殼類。幼魚降海者穿過河口至內灣,降湖者又稱陸封型(landlocked type),由於往下游河段淤塞成湖等原因,漸以湖代海,在河湖交界淺岸發育,數月長至2厘米溯河,約1年體長達3厘米始成熟。身體延長呈圓筒型,口端位(mouth terminal),具肥厚的上下唇,尾柄往後側扁,尾鰭截型。體表底色淺黄至淺粉褐,具許多橙褐色散斑,腹部淡白,表皮與肌肉略半透明,從外可視銀白色腹膜,頭側頰部至鰓蓋具多條橙褐色向前方斜下條紋,鰓後胸鰭基近背方具一黑斑,於項背及體側跨背具5至6個不規則褐色大型鞍狀斑。無鬚及側線,體表被櫛鱗,左右腹鰭愈合成一吸盤,背鰭兩個。兩性異型明顯,雄性頭大唇厚圓鈍,具濃艷的婚姻色,背、臀、尾鰭邊緣內側鮮黃,外側朱紅色,體側中部鱗片中央具淺藍金屬光澤,雌性頭小而略尖,各鰭近透明,腹部脹白。繁殖期於八至十一月夏秋間,在近岸較大礫石下以口搬沙挖洞,產卵於石下,卵徑約2亳米,具親代撫育(parental care)行為,幼魚孵出前由雄性守巢。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似久爾吻蝦虎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吻蝦虎魚屬(Rhinogobius)」主要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西達印支半島,南至越南,東至日本、台灣,北至朝鮮半島。全球約有約50至60個種與亞種,主產中國南部,含許多中國特有種(endemic speices)。在香港,「似久爾吻蝦虎魚」分布於各大小河溪的中至下游,與各大小水塘及其集水區。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似久爾吻蝦虎魚」產量多,卻因體型細小,常不足成河鮮,內地廣泛見於各省大小江河上至下游。性格溫順,但對水質也有要求,生存於清澈乾淨流水中。該魚具晝行性,有經驗的水族愛好者可於日間進行觀察,多於河溪碎石邊沙上匍匐曬日光浴。與「雙斑吻蝦虎魚(R. duospilus」一樣,繁殖期是欣賞牠們的最佳時節,雄性有鮮艷的體色、威嚇及築巢行為等特性。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似久爾吻蝦虎魚」是香港的野生物種,與「條紋小鲃(Puntius semifasciolatus」、「異鱲(Parazacco spilurus」同樣,為河溪中游的代表性物種之一,唯本種分布可達下游及水庫,而水庫與魚塘中的個體,部分來自華南等內地,是水務處平衡水塘生態,或水產戶引入魚塘之魚苗。體長最大者可達8厘米。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中至下游的底層魚類,穴居石底或近岸泥洞,主食小型動物及其遺骸,有效清理老弱病死的動物個體。對污染較敏感,可清楚反映水污染狀況,是中下游良好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過去10至20年,香港野生個體數目在各河溪有顯著減少及局部群落絕迹的趨勢,除因河道工程喪失原有生境,中游以下河段及河口的水污染是致命原因,必須盡早處理污染原,設法保護。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