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香港長腳鱸
英語 Hong Kong Paradise fish
拉丁語 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Freyhof & Herder, 2002)
俗名 漢語 香港鬥魚、黑鬥魚
英語 Hong Kong Paradise Fish, Hong Kong Fighting Fish
  第三十四周的「每周一魚」,是海水魚中擁有最大成員的的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的「攀鱸亞目(Anabantoidei)」下「嗅踪絲鱸科(Osphronemidae;絲足鱸科)」,為一群淡水的中至小型魚類。成員廣布於亞洲大陸,西至巴基斯坦、印度,以及東南亞的熱帶及亞熱帶,包含「嗅踪絲鱸亞科(Osphroneminae;絲足鱸亞科)」、「槍刺鱸亞科(Belontiinae;擬絲足鱸亞科)」、「長腳鱸亞科(Macropodinae;鬥魚亞科)」、「梭頭鱸亞科(Luciocephalinae)」4個亞科,包括14屬約86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長腳鱸亞科」中「長腳鱸屬(Macropodus;鬥魚屬)」的「香港長腳鱸(Macropodus hongkongensis;叉尾鬥魚)」。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香港長腳鱸(Macropodus hongkongensis;香港鬥魚)」是在2002年,由歐洲德國魚類學家弗賴霍夫(Joerg Freyhof,1964- ),在學報「淡水域魚類學探索(Ichthyological Exploration of Freshwaters)」第13期中的論文「越南的長腳鱸屬天堂魚的報告,附產自越南及南部中國的兩個新種的描述(鱸形目:嗅踪絲鱸科)(Review of the paradise fishes of the genus Macropodus in Vietnam, with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from Vietnam and southern China (Perciformes: Osphronemidae))」,根據採自香港的標本,以「香港長腳鱸(M. hongkongensis)」的學名記載。
  與「香港長腳鱸」命名有關的最早文獻,見於1936年,當時德國魚類學家施賴特米勒(Wilhelm Schreitmüller,1870-1945)在「水族箱(Das Aquarium)」第10期中的報告「新的天堂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 L. var. spechti Schreitm.(1936)(網絡或網紋天堂魚)(Ein neuer Makropode). Macropodus opercularis L. var. spechti Schreitm. (1936), (Netz- oder Gitterparadiesfisch))」中,將採自亞洲的一種「長腳鱸」,以記念引入此魚的水族研究者施佩希特(Specht)命名,作為「鰓點長腳鱸(M. opercularis)」的變種 M. opercularis L. var. spechti 的學名記載而開始。翌年,另一德國魚類學家阿爾(Ernst Ahl,1898-1943),在「動物記錄(Zoologischer Anzeiger)」第117期的文章「產自印度及馬來鄉郊的新淡水魚(Neue Süsswasserfische aus dem Indischen und Malaiischen Gebeit)」中,發表了「鰓點長腳鱸」的亞種「單色鰓點長腳鱸(M. opercularis concolor)」,由於當時未發覺與前者是同物,這學名廣泛被應用,甚至於1983年被德國魚類學家菲爾克(Jörg Vierke)引用提升為種「單色長腳鱸(M. concolor)」。同於1980年代初期,留學台灣香港魚類學研究者林釗(Lam Chiu)已發現本種在香港境內的分布,並論及與越南產「單色長腳鱸」的等同性,是為本地最早紀錄。而「單色長腳鱸」的學名被證為「施佩希特氏長腳鱸(M. spechti)」的同物異名,以及本種的命名發表,已是約20年後的事。若據紀念新種發現者命名案例,原應取名「林氏長腳鱸(M. lami)」。
  「長腳鱸屬(Macropodus)」的建立於上周已述,此略。本種暫未有任何同物異名(synonym)。
  「香港長腳鱸」產量少,體型亦小,不具任何經濟價值,如「鰓點長腳鱸」,中國古代文獻未見清晰的記述。


(Photo by: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長腳鱸的生境

生活習性(Habits)

  「香港長腳鱸」是「嗅踪絲鱸科(Osphronemidae;絲足鱸科)」的小型魚類,各類生物學特性與上期介紹之「鰓點長腳鱸」非常相近似,屬多年生,獨居、晝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primary freshwater fish),成魚及幼魚均屬近水表之自由游泳動物(nekton),主要攝小型至微型水生動物包括橈足類(劍水蚤)及枝角類(水蚤)、腹足類(螺類)蚯蚓、昆蟲、小魚以及牠們的遺骸。約2年達成熟,最大者體長平均約6至8厘米。身體側扁延長略呈長方型, 口端位(mouth terminal),上下頜具細齒,尾柄短且側扁,尾鰭叉型。體表底色淺灰綠至灰色,體側無橫紋,但鱗片外緣灰黑至淡灰黑而形成網狀紋理,鰓蓋近後緣中央具一黑斑,背、臀、尾鰭鰭膜具朱紅色斷斑,部分邊緣淺藍綠色。無鬚,側線退化。在鰓內部上方具有補助呼吸器官,稱鰓上器(suprabranchial organ)或迷路器(labyrinthiform organ),能納入空氣進行呼吸,在缺氧的滯水裡亦能生存。兩性異型與婚姻色均明顯,雄性頭略大圓鈍,底色較濃暗及色彩轉艷,背、臀末端及尾鰭上下兩末端隨成長顯著延長,雌性頭小略尖,腹部脹白。繁殖期及習性與「鰓點長腳鱸」大至相同,最盛於春夏,吐泡營巢產卵,雄魚守巢。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長腳鱸屬(Macropodus)」分布於亞洲,西達印支半島越南,南至印尼,東至日本、台灣,北至朝鮮半島,為亞洲特有屬(endemic genus)。全球有8個種,包括「巴維長腳鱸(M. baviensis)」、「香港長腳鱸(M. hongkongensis)」、「線長腳鱸(M. lineatus)」、「眼斑長腳鱸(M. ocellatus)」、「小鱗長腳鱸(M. oligolepis)」、「鰓點長腳鱸(M. opercularis)」、「峰牙長腳鱸(M. phongnhaensis)」、「施佩希特氏長腳鱸(M. spechti)」。在香港,「香港長腳鱸」分布於東部吐露港水系各大小河溪山區上游至低地鄰近濕地池沼。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香港長腳鱸」產量少,體型小,未見於內地。性格溫順,易於飼養,比「鰓點長腳鱸」對水質要求略高,能適應生活於溶氧量較少的池沼淡水環境,易受驚而躍出缸外,在海外認識本種的水族愛好者並不多。晝行性,穩棲水生植物間,野外觀察不易發現,須耐心等待。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香港長腳鱸」現劃入香港的野生物種,在棲地上與「香港長腳鱸」的分別,是較嗜流水環境,但自1930年代至1940年代,香港熱帶觀賞魚業曾盛極一時,從外地大量引入魚種在新界各地魚塘養殖,據作者過去約20年的調查資料, 「香港長腳鱸」在本港的分布僅限於東部,不達西部深圳河水系包括元朗等地,這種可棲息鄰近生境缺存的不自然局部分布,加上近10至20年分布地的漸微擴張,令本種的土著性仍存有若干疑點,不排除原產某外地而未被記錄的可能性。姑勿論,昔日香港野生「長腳鱸屬」魚類的分布非常廣泛,低地水田之消失、水邊土地開發不當、各類水污染等均是引致滅絕的主要原因,低地環境保育是當前急務。希望政府與市民合力去除水污染,保護全港河溪,與之共存。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