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雙帶縞蝦虎魚
英語 Shimofuri goby
拉丁語 Tridentiger bifasciatus  (Steindachner, 1881)
俗名 漢語 雙帶縞蝦虎魚、縞鯊、雙帶縞鯊
英語 Shimofuri goby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七十四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香港棲息的所有野生魚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為「雙帶縞蝦虎魚(Tridentiger bifasciatus)」。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蝦虎魚科(Gobiid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中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陸棚至珊瑚礁淺海,某些種終生棲息於淡水(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雙帶縞蝦虎魚(Tridentiger bifasciatus)」,是在1881年,由歐洲奥地利動物學家施泰因達克納(Franz Steindachner,1834-1919),在「皇家科學院數學及自然科學系會議記錄(Sitzungsberichte der 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n Classe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中第八十三卷的論文「魚類學文集 第十輯(Ichthyologische Beiträge (X))」,以採自俄羅斯海參崴近日本海的Strielokbay(StrielokBay, Sea of Japan near Vladivostock, Japan sea)的個體,首次被發表。
  「雙帶縞蝦虎魚」學名的由源,屬名「Tridentiger」是希臘語「treis」的拉丁語「tri」,及拉丁語「dens」和拉丁語「tigris」的併合,分別是「三」、「牙」及「有條紋似虎」的意思,而種名「bifasciatus」是拉丁語「bi」、「fascia」及「tus」的併合,意思分別是「二」、「帶」及「領有」。
  中國的首次記錄,是在1931年,中國魚類學家伍献文(Wu Hsien-Wen,1900-1985)在 「中國科學會生物學研究室文集(動物學系列七)(Contributions from the 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Zoological Series 7))」中採自福州的個體。在香港,最早是著者於八○年代末於大嶼山南部的記錄。
  「縞蝦虎魚屬(tridentiger)」,是在1858年,由美國博物學家斯吉爾(Theodore Nicholas Gill,1837-1914),在「紐約自然科歷史演講年報(Annals of the Lyceum of Natural History of New York )」第7卷中,以1845年荷蘭動物學家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1778-1858)與德國鳥類學家施萊格爾(Hermann Schlegel,1804-1884)發表的「暗瓢蝦虎魚(Sicydium obscurum)」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生活習性(Habits)

  「雙帶縞鰕虎」屬於「蝦虎魚科(Gobiidae)」下「小蝦虎魚亞科(Gobionellinae)」的小型魚類,約兩年生、晝行性、主要棲息於河口、內灣及沿岸等鹹淡水區域。屬底棲肉食性小型魚類,是機會主義者(opportunist),主動捕獵小型魚類、幼蝦和底棲無脊椎動物。身體延長粗壯呈圓椎形。頭寬大,約等於體長三分一,兩頰隆起,口大,吻約為眼徑兩倍,眼長於頭前半部,鼻孔兩對,前鼻孔近上唇,短管狀,後鼻孔位於眼前上方,圓形。上下頜具兩行牙齒,外行齒除最後數顆,齒冠均為三叉狀(縞鰕虎因而得此屬名Tridentiger:三叉牙之虎),頰部、鰓蓋及長有白色斑點。體色灰褐色,腹部淺色,體側背及側中央具兩條縱向(頭尾方向)黑色條紋,第一條從頭背前方經項(頸背)至尾鰭基,第二條從吻端穿過眼部至尾鰭基。體表被櫛鳞,頭無鱗,腹部被圓鱗,無側線。各鰭條淺褐色具黑褐色節狀斑紋,左、右腹鰭愈合成吸盤(蝦虎魚特徵)。雄性頭較圓大,頰部顯著隆起,口大而唇厚,在繁殖季節婚姻色全身呈黑色,僅胸鰭基部及臀鰭邊緣藍白,雌魚頭較尖小,頰部不甚隆起,口小,成魚體長約四至六厘米,最大約十厘米。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雙帶縞蝦虎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縞蝦虎魚屬(Tridentiger)」全球約有15種,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南部,東至中國沿海、日本,南至菲律賓,北至朝鮮半島。除了亞洲,在美國加州的舊金山灣(San Francisco Bay)分佈屬於入侵外地物種例子。中國有5種,「三角頭縞蝦虎(T. trigonocephalus;紋縞蝦虎)」、本種、「裸項縞蝦虎(T. nudicervicus)」、「短棘縞蝦虎(T. brevispinis)」以及「髭縞蝦虎(T. barbatus)」。「雙帶縞蝦虎魚」在香港大部份沿岸河口及內灣均有分佈。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雙帶縞蝦虎魚」屬小型魚類,產量多,內地見於華南各大江河口,非經濟魚類。沿岸地區居民與其他「蝦虎類」混稱為「林哥魚」。性格基本温順,水質要求不高,但肉食性,在狹窄環境有明顯的同類相殘傾向,適合中型以上魚缸以鹹淡水飼養。野外觀察宜於春至秋季,全日於沿岸河口鹹淡水可見踪影。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雙帶縞蝦虎魚(T. bifasciatus)」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屬雙向洄游的小型河口底棲魚類,與其他棲息於河口的「蝦虎類」一樣,孵化後的仔魚降河內灣,在沿海水域具有高度的擴散能力,隨海流分佈至沿岸各大小河口,能由鄰近水域補充個體。本種亦屬受河川下游至河口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在過去十年裡野生個體記錄有顯著減少的傾向,雖然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未被列入任何類別,情況並不樂觀。仍衷心希望政府與市民合力防止水源和河道的污染與破壞,愛護及協助恢復河川生態環境的天然原貌。

(資料提供:莊棣華、陳建國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Kelvin CHA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