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鯉形大海鰱
英語 Indo-Pacific tarpon
拉丁語 Megalops cyprinoides  (Broussonet, 1782)
俗名 漢語 大海鰱、大眼海鰱、海菴
英語 Tarpon fish, Ox-eye herring, Small tarpon, Ox-eye tarpon, Oxeye, Tarpon, Bonefish, Bony mullet, Broussonet tarpon, Ten-pounder
  第四十四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分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屬於「新鰭亞綱(Neopterygii)」的「真骨部(Teleostei)」的「海鰱目(Elopiformes)」下「大海鰱科(Megalopidae)」,為一群非常古老的中型海洋洄游(oceanodromous)、鹹淡水及淡水魚類。成員廣布熱帶至亞熱帶沿岸海域,現僅存1屬約6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鯉形大海鰱(Megalops cyprinoides)」。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鯉形大海鰱(Megalops cyprinoides;大海鰱)」,是1782年法國博物學家布魯桑尼特(Pierre Marie Auguste Broussonet,1761-1807),在《魚類學——魚類圖文查考》(Ichthyologia, sistens piscium descriptiones et icones)裡,根據採自瓦努阿圖(Vanuatu)的新赫布里底(New Hebrides)的標本,以「鯉形鯡(Clupea cyprinoides)」之學名發表的,為首次描述。
  「鯉形大海鰱」學名的由源,屬名「Megalops」源於意思是「大的」希臘語「megas」之拉丁語「meg」,與「海鰱屬(Elops)」,而種名是希臘語「kyprinos」的拉丁語「cyprin」,與希臘語「-o + eidos」縮寫的拉丁語詞尾「-oid」併合而成,各是「鯉」及「形似」的意思。
  中國「鯉形大海鰱」的最早文獻,見於1846年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一文所記「毛翅海鰱(Megalops setipinnis)」與「曲絲海鰱(M. curtifilis)」均為本種同物異名。在香港,2001年香港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Department of Ecology & Biodiversity)刊物《豪豬!》(Porcupine!)第22期,以及2003年,漁農自然護理署韋敬輝(Keith D.P. Wilson)所著《香港人工魚礁與岩礁魚類》(Artificial Reefs and Reef Fish in Hong Kong)中,有作為海水魚類的記載。著者早在1980年代末,根據漁民描述,於本地各沿岸海域較淡內灣已有多次記錄,本文是本種在香港淡水及河口的首次公開記錄。
  「大海鰱屬(Megalops)」,是在1803年,歐洲法國博物學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魚類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5卷中,根據採自馬達加斯卡多凡堡(Fort-Dauphin;藻拉納魯),於同著上發表的「絲大海鰱(M. filamentosus = 海鰱)」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包括本屬的「海鰱目(Elopiformes)」魚類的分類仍待進一步整理。本種與唯一近緣種「大西洋大海鰱(M. atlanticus)」的分別,在於本種背鰭條與脊椎骨數目較多,背、腹鰭位置相對,後者腹鰭則位於背鰭下稍前方。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Clupea cyprinoidesElops cyprinoidesMegalops cyprinoide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有 Brisbania staigeriClupea thrissoidesCyprinodon cundingaElops cundingaM. cundingaM. curtifilisM. filamentosusM. indicusM. macrophthalmusM. macropterusM. oligolepisM. setipinnis
  「鯉形大海鰱」產量多,體型較大,具一定經濟價值。中國古文獻中的記載仍有待整理。

生活習性(Habits)

  「鯉形大海鰱」是「大海鰱科(Megalopidae)」的中大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晝行、肉食性的洄游(diadromous)、海水、鹹淡水及淡水魚類,棲於沿岸海灣與河口,成魚體一般約長60厘米,最大1米多,近20公斤,活達數十年。與「鰻鱺類(eels)」同樣,幼魚與成魚形態相異,經過變態成長,頭小身體側扁呈葉狀,稱「小頭蚴」(leptocephalus),唯「海鰱類(tenpounders)」幼魚尾鰭分叉。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nekton),積極攝食魚類及甲殼類。成魚身體呈側扁紡綞形,口上位(mouth superior),大而斜裂,下頜前突於上頜,背鰭最後鰭條延長游離成絲狀,尾鰭深叉(deeply-forked)。體表白或灰白,被銀色不易脫落的大圓鱗,背部略帶淡黄光澤。無鬚及脂眼臉(adipose lid),有側線,由鰓裂上方末端微下彎,直走體側中線至尾柄中央。鰾兼具肺功能,在較缺氧的水域,可直接吞入大氣中的空氣進行呼吸。兩性異型不明顯,雄性身體稍薄而修長,雌性體高較大且厚,腹部稍圓突。繁殖期於秋冬及春夏,一年兩次,約20厘米達成熟,稚魚及約20至30厘米的個體穿越河口鹹淡水進入沿岸相接之淡水域。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鯉形大海鰱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大海鰱屬(Megalops)」分布跨南北兩半球,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沿海及河口。全球有兩個種,包括本種與「大西洋大海鰱(Megalops atlanticus)」,中國僅有本種1種,分布東北至日本及朝鮮半島,南至澳洲,西至非洲東岸。在香港,「鯉形大海鰱」主要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后海灣沿岸及河口,在東部較淡內灣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鯉形大海鰱」世界天然產量多,在內地見於華南沿海但量較稀少,因肉質鮮美而富營養,在經濟魚類中也佔有地位,包括中國海南,在印度、斯里蘭卡、以及美國,為重要鹹淡水養殖魚類之一。性格溫順,喜集群,游泳範圍大,需較大型水族箱或魚池,以含微鹽之鹹淡水或海水飼養。在野外,棲息於西部近珠江河口混濁水域,在東部沿岸較清澈水域也能觀察到魚群,游泳速度快且靈活,常給人非常灑脫的印象。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鯉形大海鰱」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幼魚為河溪下游及河口的代表性物種之一,成魚最大者可達1米,重約10公斤。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沿岸的中上層魚類,主食活的小型游泳動物或掉下水表的昆蟲等。廣鹽性(euryhaline),能適應海水至淡水,但對污染敏感,屬可反映河口及下游污染的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與其他洄游魚類一樣,過去十數年在華南許多沿海區域,因河口水污染的嚴重化使野生個體變得稀少或絕迹,深圳河口及下游屬原棲地,若希望「鯉形大海鰱」在本港各河口恢復棲息,則需有賴於政府與市民合力治理工業及生活廢水,努力保育河口之生態環境。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