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顆粒銀蓋銼鰩
英語 Granulated gutarifish
拉丁語 Rhinobatos (Glaucostegus) granulatus  (Cuvier, 1829)
俗名 漢語 顆粒犁頭鰩、粒突犁頭鰩、顆粒琵琶鱝
英語 Granulated gutarfish, Granulated shovel-nose ray, Rough shovelnose ray, Sharpnose guitarfish, Sough fish
  第六十四周的「每周一魚」,是僅佔現生魚類少數成員的「軟骨魚類 (Chondrichthiomorphi)」之「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中,屬於「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鯊鰩亞綱(Euselachii)」「真骨部(Neoselachii)」「鯆亞部(Batoidea;鰩亞部)」的「鰩形目(Rajiformes)」下「銼鰩科(Rhinobatidae;犁頭鰩科)」,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份居陸棚頂部以淺的沿岸海水,少數偶而進入鹹淡水及淡水棲息。現存有「無褶孔鰩屬(Aptychotrema;鏟吻犁頭鰩屬)」、「銼鰩屬(Rhinobatos;犁頭鰩屬)」、「銼魟鰩屬(Trygonorrhina;南犁頭鰩屬)」、及「強鰭鰩屬(Zapteryx)」四屬。成員廣佈南北半球熱帶至温帶海域,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現存約42種。今週所介紹的物種,是「顆粒銀蓋銼鰩(Rhinobatos (Glaucostegus) granulatus;顆粒犁頭鰩)」。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顆粒銀蓋銼鰩(Rhinobatos (Glaucostegus) granulatus;顆粒犁頭鰩)」,在1829年,由歐洲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及動物學家庫維葉(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800-1875),在「動物王國(Le Règne Animal)」的第二版中,根據無產地記錄的標本,以「犁頭銼鰩(R. granulatus)」 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
  「顆粒銀蓋銼鰩」學名的由源,屬名「Rhinobatos」是希臘語「rhinē」的拉丁語「rhin」及希臘語「batēs」的拉丁語「bat」或希臘語「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分別是「銼」的「爬者」、「鷂」或「鰩」;亞屬名「Glaucostegus」是希臘語「glaukos」的拉丁語「glauc」及希臘語「stegē / stegos」的拉丁語「steg」的併合,意思分別是「銀 / 藍綠 / 灰」的「頂 / 蓋」;而種名「granulatus」是拉丁語「granulus / granul」及拉丁語「atus」的併合,分別是「小穀粒」及「備有」的意思。
  香港最早記錄,確認於著者 1980年代於香港東西部海域考察,於大嶼山及港島以南海域捕獲的個體,為新記錄。
  有關「銼鰩屬(Rhinobatos;犁頭鰩屬)」下銀蓋銼鰩亞屬(Glaucostegus;藍吻犁頭鰩屬)」的建立,是在1846年,由法國動物學家(Charles Lucien Jules Laurent Bonaparte,1803-1857)在意大利出版的「歐洲魚類整理目錄(Catalogo metodico dei pesci europei)」中被建立,但模式種(type species),要直至1896年,兩位美國魚類學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艾弗曼(Barton Warren Evermann 1853-1932),在「北與中美洲的魚類(The fishes of North and Middle America)」中,才被落實為「銼鰩(Rhina rhinobatos = R. cemiculus;吻斑犁頭鰩)」。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Glaucostegus granulatus及Rhinobatos granulat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為R. acutus。「魟鰩類」於中國古代文獻已在「貝內特氏魟(D. bennettii;黃魟)」文中述及,本文從略。

生活習性(Habits)

  「顆粒銀蓋銼鰩」是「銼鰩科(Rhinobatidae;犁頭鰩科)」的中大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魚類,於沿岸淺海域至陸棚斜坡(continental slope)頂部百多米水深生活,偶然進入潮間帶及鹹淡水,成魚體長一般約一米,最大可達兩米多。幼魚與成體為底棲生物,攝食大小型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底棲動物。身體縱扁,呈鏟形,吻犁狀三角形向前尖突,左右吻肩緣斜而平直,體盤近乎呈棱形(區分特徵),口平橫,長於體盤下腹面,上頜具中部三角凹入的腭膜,牙齒橢圓形,細小且多,鋪石狀排列。眼小,不上突,眼後方噴水孔約與眼徑相等,鰓裂小,斜列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基部。胸鰭前伸達鼻孔稍前方,向橫平展成體盤,腹鰭前角廣圓而後端鈍尖,起點幾乎與胸鰭相連,背鰭兩個大小相約,分別位於體後方2/3及1/6處,尾平扁向後漸細,無尾刺,下側皮褶發達,尾鰭上葉長下葉短呈廣圓型。體背赤褐或紫褐色,除了吻側淡紅色,背及側部表皮無斑,腹底乳白色。幼魚與成魚全身表面被有粒狀細鱗片,體背正中線具一縱行大結刺,吻軟骨兩旁、眼眶前及上方均具成行的結刺(區分特徵)。無鬚,側線管貫通皮下,頭腹面電感受器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腹鰭具一對棒型交接器,體較瘦薄,雌性無交接器,身較豐厚。卵胎生,受精卵於雌體內孵化,母體子宮分泌營養予胎兒,幼魚於淺海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顆粒銀蓋銼鰩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隸屬「銼鰩屬(Rhinobatos)」的「銀蓋銼鰩亞屬(Glaucostegus)」全球僅三種,廣泛分佈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温帶西太平洋至西印洋沿岸淺海,除本種,還包括「哈拉弗氏銀蓋銼鰩(G. halavi;哈氏犁頭鰩)」及「銀蓋銼鰩(G. typus)」。「顆粒銀蓋銼鰩」分佈於西太平洋,北至台灣,東及南至澳洲,西至非洲東部。香港主要分佈於沙或沙石底質較清澈的海域,著者於考察中發現大嶼山南部受珠江影響的鹹淡水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顆粒銀蓋銼鰩」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主要分佈華南沿岸,產量稀少,並非經濟魚類。在中國,「銼鰩類」肉、皮、鰭、吻均作食用。性格溫順,晝間葡蔔水底而夜間活躍,主攝食水底生物,游動水域範圍大,非一般家居水族可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秋,但因個體數目稀少,又具有與背景相近的保護色,沿岸淺海遇見也較難察覺,觀察者亦需注意舉動,因一旦受刺激即會撥動強而有力的尾迅速逃走。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顆粒銀蓋銼鰩」屬華南沿岸淺海的野生物種,成魚最大者達兩米多,在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底層廣鹽性魚類,偶然進入河口鹹淡水域但不入江河,本港沿岸淺海內灣有棲息。以頭表的電感受器準確探知底棲動物捕食,也進食遺骸。香港大部份海域均屬育幼場,幼魚於沿海當地水域發育。本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被列作「快將成為有絕種危險的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的「易危(Vulnerable)」類別,相比屬於「近危(Near Threatened)」類別的「犁頭銼鰩(R. hynnicephalus;斑紋犁頭鰩)」更高危,必須密切觀測,進行保護,以免「顆粒銀蓋銼鰩」在本港絕迹。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