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阿部氏鯔蝦虎魚
英語 Abe’s mullet goby
拉丁語 Mugilogobius abei  (Jordan & Snyder, 1901)
俗名 漢語 阿部鯔蝦虎魚、阿部氏鲻鰕虎
英語 Flat-headed goby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七十六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香港棲息的所有野生魚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為「阿部氏鯔蝦虎魚(Mugilogobius abei)」。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蝦虎魚科(Gobiid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中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陸棚至珊瑚礁淺海,某些種終生棲息於淡水(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下載。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阿部氏鯔蝦虎魚(Mugilogobius abei)」,是在1901年,由美國魚類學者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斯奈德(John Otterbein Snyder,1867-1943),在「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二十四卷的論文「日本蝦虎魚類的探討,附二十一新種的記述(A review of the Gobioid fishes of Jap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enty-one new species)」裡,紀念史丹福大學1898年日藉舊生「Abe Kakichi(阿部佳吉?)」以「阿部櫛蝦虎魚(Ctenogobius abei)」的學名首次被發表。
  「阿部氏鯔蝦虎魚」學名的由源,屬名「Mugilogobius」是拉丁語「mugil / mugilis」,以及拉丁語「gobio / gobius」的併合,意思是「鯔」及「鮈」,而種名「abei」是日本人名「阿部(發音:abe)」的拉丁語化名。
  中國的首次記錄,是1927年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菲律賓群島馬尼拉科學局專題著作集(Monographs of the Bureau of Science Manila, Philippine Islands)」第二十三卷,採自海南島海口的新種「雙圈塔曼卡蝦虎魚(Tamanka bivittata)」,為本種同物異名。其後,他1932年於「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第六卷三至四期上《新及稀有的香港魚類》(New and rare Hong Kong fishes)中報導的,是香港的最早記錄。
  「鯔蝦虎魚屬(Mugilogobius)」,是在1900年,由瑞典苔蘚及魚類學家斯米特(Fredrik Adam Smitt,1839-1904)於「瑞典皇家科學院考察論文集(Öfversigt af Ko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s förhandlingar, Kungliga Svenska Vetenskapsakademien)」上的論文「有關蝦虎魚屬整理的初步記述,及其歐洲種類的名錄(Preliminary notes on the arrangement of the genus Gobius, with an enumeration of its European species)」中,以本種作模式種建立。
  本種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有 Ctenogobius abei、Gobius abei、M. abei、Tamanka abei,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Gobius bivittata、Tamanka bivittata

形態與習性(Form and Habits)

  「阿部氏鯔蝦虎魚」屬於「鱸形目」下「蝦虎魚亞目」的「蝦虎魚科」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夜行性、主要分佈河口、紅樹林等鹹淡水的淺水區域,穴居於中小型礫石及朽木下縫隙生活,屬洄游海河間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幼魚在河口或河溪下游孵化順流下海,於內灣攝食微型浮游生物發育,再洄游返河口鹹淡水繼續成長。晝出夜伏,雜食性,主要以小型底棲及穴居無脊椎動物、底質砂石表面附著的藻類及有機物為食。身體前部呈圓筒形,肛門後尾柄方向漸側扁,頭大,吻前部圓鈍,成魚頭部鰓頰稍隆起,眼中等大小,微突出於頭的前上部,鼻孔前後兩對,前鼻孔短管狀,垂於上唇,後鼻孔圓形,位於眼前上方。口前位而斜裂,上頜稍突於下頜,上下頜均具多行細尖犬齒,外行齒較大,舌大,游離而前端分叉。鰓孔中等大小,由頭側向腹面延裂。體底色淺黄褐色,腹部淺色,體側至背方有六至七條不規則棕褐色橫紋,體側尾柄在第二背鰭中後方至末端具兩條清晰的棕褐色縱紋(本種特徵)。體表被弱櫛鱗,鱗片在體前方較小向尾方較大,無側線。兩背鰭上半具三條縱紋,第一背鰭由內至外緣縱紋棕褐、黄、棕褐色,最內縱紋末有一黑褐斑,第二背鰭為棕褐、白、及棕褐色,近基部具約二至三個黑褐斑,胸鰭及臀鰭透明,尾鰭中下至上方具數條黑褐色放射條紋,左、右腹鰭愈合成吸盤(蝦虎魚特徵)。雌雄性徵顯著,雄性體色較濃艷,頭部較膨大,體型稍粗壯,背鰭第二、三鰭條顯著延長游離呈絲狀,第二鰭及臀鰭後方延長,雌魚頭較尖小,腹部脹白。繁殖期春至秋季,於河口石底或蠔殼遺骸產卵,一年多達成熟,體長一般四厘米,最大約六厘米。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阿部氏鯔蝦虎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鯔蝦虎魚屬(Mugilogobius)」全球約有三十五種,主要分佈西大平洋北部日本,北至朝鮮半島及俄羅斯,東南至澳洲及印尼,西至非洲。除了本種,中國有「丘拉氏鯔蝦虎魚(M. chulae;諸氏鯔蝦虎魚)」、「黏皮鯔蝦虎魚(M. myxodermus)」、「洞葉鯔蝦虎魚(M. cavifrons;清尾鯔蝦虎魚)」、「多鱗鯔蝦虎魚(M. polylepis)」五種。「阿部氏鯔蝦虎魚」廣泛分佈亞洲中國沿岸及台灣,北至朝鮮半島及日本。香港沿岸河口均有分佈。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阿部氏鯔蝦虎魚」屬小型魚類,內地見於華南各大江河口,產量多,卻因體型小,不作食用,並非經濟魚類,但在日本有時以砂糖與豉油濃煮的「佃煮(音:tsuku dani)」方式料理,作飯酒之小食。性格温順,對水質要求不高,只要鹹淡水,適合任何小型魚缸飼養與繁殖。野外觀察全年皆宜,於沿岸河口鹹淡水石礫至紅樹林淺水區,全日可見踪影。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阿部氏鯔蝦虎魚(M. abei)」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屬雙向洄游的河口底棲魚類,孵化後的仔魚降河於內灣發育,隨海流至沿岸各大小河口,有高度的擴散力,分佈廣泛,與「斑點竿蝦虎魚(Luciogobius guttatus)」及「雙帶縞蝦虎魚(Tridentiger bifasciatus)」同樣,為香港及華南河口代表性小型「蝦虎類」之一。與其他河口「蝦虎類」相比,雖然本種對人為水污染之耐受性較強,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也未被列入任何類別,但著者在過去十年本港多個較大河川下游及河口觀察所得,野生個體記錄顯著減少,表示該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嚴重,有毒污染物質積聚已超越原地生物所能耐受,情況絕不樂觀。恢復與改善低地及河口生態環境必竟是政府與市民合力推行的首要任務。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