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花斑革帶尾魟
英語 Honeycomb stingray
拉丁語 Himantura uarnak  (Gmelin, 1789)
俗名 漢語 黃線窄尾魟、花點魟、豹紋土魟
英語 Honeycomb stingray, Leopard ray, Leopard stingray, Longtail ray, Longtail stingray, Marbled stingray, Reticulate whipray, Coachwhip ray
  第六十周的「每周一魚」,是僅佔現生魚類少數成員的「軟骨魚類 (Chondrichthiomorphi)」之「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中,屬於「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鯊鰩亞綱(Euselachii)」「真骨部(Neoselachii)」「鯆亞部(Batoidea;鰩亞部)」的「鰩形目(Rajiformes)」下「鱝亞目(Myliobatoidei)」「魟超科(Dasyatoidea)」的「魟科(Dasyatidae = Trygon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份居沿岸海水、鹹淡水及淡水,亦有少數種類可進入淡水棲息,但是否屬有規律地往來鹹淡水與淡水間的洄游(diadromous)魚類仍存疑。現存有「魟屬(Dasyatis)」、「窄尾魟屬(Himantura)」、「馬卡魟屬(Makararaja;馬魟屬)」、「新魟屬(Neotrygon)」、「蘿蔔魟屬(Pastinachus)」、「翼魟屬(Pteroplatytrygon)」、「條尾魟屬(Taeniura)」及「沙粒魟屬(Urogymnus)」八個屬。成員廣佈南北半球熱帶至温帶暖海,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地中海,現存約68種。今週所介紹的物種,是「花斑革帶尾魟(Himantura uarnak;黃線窄尾魟)」。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花斑革帶尾魟(Himantura uarnak;黃線窄尾魟)」,是1775年瑞典博物學家福斯科爾(Peter Forsskål,1732-1763),在(Descriptiones animalium, avium, amphibiorum, piscium, insectorum, vermium)裡,根據採自中東地區紅海(Red Sea)的標本,以「塞芬鰩(Raja sephen)」的「β」變異「花斑(uarnak)」之學名發表的,為首次描述。可惜這原載學名並非現行命名生物物種的「雙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因此使得1789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與德國博物、植物與昆蟲學家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1748–1804)所著「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3版中的「花斑鰩(Raja uarnak)」,才被承認作本種最早的有效種名記載。
  「花斑革帶尾魟」學名的由源,屬名「Hymantura」是希臘語「himas」的拉丁語「himant」及希臘語「oura」的拉丁語「ur」的併合,意思是「革帶」的「尾」,而種名「uarnak」則是阿拉伯語中意味「斑紋」的形容詞的拉丁語化名。
  中國「花斑革帶尾魟」的最早文獻,見於1846年,由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據採自中國海的標本,以「花斑魟(Trygon uarnak)」 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著者1990年代於香港東部海域考察中所得鍳定個體,為香港有關本種的最早確認紀錄。
  有關「革帶尾魟屬(Himantura;窄尾魟屬)」的建立,已在上周述及,本文從略。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Dasyatis uarnak、Dasybatis uarnak、Himantura uarnak、Raja uarnak、Trygon uarnak,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H. punctata、T. punctata
  「魟類」自古於漁獵中為人所熟悉,具一定經濟價值。有關【魟】於中國古代文獻記述已在「貝內特氏魟(D. bennettii;黃魟)」文中述及,本文從略。

生活習性(Habits)

  「花斑革帶尾魟」是「魟科(Dasyatidae)」的中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鹹淡水洄游(diadromous)魚類,棲於五十米以淺沿岸海域至河口,偶有進入淡水,成魚體一般長約2米,在「魟類」當中亦屬最大的一種。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攝食蠕蟲、蝦蟹、貝類及魚類等各種底棲動物(benthos)。身體縱扁呈碟形,吻向前顯著突出,左右肩緣彎凹,口下位,波曲形,口底具四至七個乳突,除中間兩個,正中及外側有時退化或消失,眼小向上稍突,眼後方具略大於眼徑的噴水孔,鰓裂頗狹小,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前後向橫平展形成體盤,腹鰭長於身體後方近尾基,無尾鰭,僅有鞭狀細長的尾,長度約體盤的3倍,上下皮褶均消失,上方長有尾刺。體背赤褐或灰褐色,密佈有不規則的圓、多邊形或蟲蝕狀斑紋,體盤邊緣淺色。全身裸露,但在尾刺以後尾上被有尖細鱗片,結刺的分佈與「傑勒特氏革帶尾魟(H. gerrardi;傑氏窄尾魟)」相同。無鬚,側線管廣泛貫通全身皮下,頭部腹面具電感受器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於腹鰭具一對棒型交接器,體較瘦薄,雌性無交接器,腹鰭寬而短,身較豐厚。主要在夏秋季繁殖,卵胎生,交配後受精卵於雌性體內孵化,幼魚在吸收完卵黃後,母體會從子宮分泌含豐富脂肪及蛋白質的黏液間接提供營養,每次產3至5尾約20至30厘米的幼魚,於河口及沿岸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花斑革帶尾魟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魟屬(Dasyatis)」全球約有全球約有31種,廣泛分佈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温帶的沿海及河口。「花斑革帶尾魟」分佈於西太平洋日本、菲律賓、中國沿海至泰國,向西可達印度洋及紅海,南至澳大利亞,東達波利尼西亞。香港主要分佈於大嶼山以南包括南丫島博寮海域至東部各內灣,在西部近珠江河口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花斑革帶尾魟」產量不多,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及河口,分佈華東至華南沿岸,但不屬常見經濟魚類。性格溫順,常緩游葡蔔水底,黄昏至夜間活動,主要攝食水底生物,體型大,不適宜家居水族飼養。野外觀察於夏秋,沿岸淺海內灣及紅樹林均機會見到,入門觀察者不宜過近或撫摸,免被尾刺刺傷。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花斑革帶尾魟」屬華南沿岸水域的野生物種,成魚最大者達約2米,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及河口的底層廣鹽性(euryhaline)魚類,能進入河口鹹淡水及下游潮水上限水域,但在內陸江河支流淡水中無分佈,本港沿岸淺海內灣及河口均有棲息。頭表的電感受器能感覺肌肉所發微量電流,準確探知捕食底棲動物,另也攝食生物遺骸,有効地消耗海床及河床腐肉。在香港,孵出的幼魚於當地水域沿海發育,相信數十年前的昔日,整個香港海域與深圳河口,也是本種的育幼場,近年香港政府亦提倡「休閑漁業」,在「休漁期」開辦「漁民培訓課程」,東西部的漁民,亦逐漸轉營與「生態旅遊」結合的休閑作業模式,雖然仍有各類實質問題有待解決,但若能繼續努力做好「漁業轉營」、「海床保護」及「污水處理」等海域水環境的保育工作,將對華南沿岸包括「花斑革帶尾魟」等底棲生物在數目上的恢復,必定帶來顯著的成效,達到人與自然共享雙贏的局面。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