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尖頭塘鱧
英語 Sharp-headed sleeper
拉丁語 Eleotris oxycephal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俗名 漢語 尖頭塘鱧、銳頭塘鱧、竹殼、筍殼
英語 Sharp-headed sleeper, kawa-anago
  第三十九周的「每周一魚」,開始認識非一般的魚類,今周是包括現今魚類絕大部分物種的「新鰭類(Euteleostei)」,其中屬於海水魚擁有最大成員的的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的「蝦虎魚亞目(Gobioidei)」下「塘鱧科(Eleotridae;Eleotrididae)」,為一群淡水至鹹淡水中的中至小型洄游魚類(diadromous fish)。成員廣布於溫帶至熱帶,包含「嵴塘鱧亞科(Butinae)」與「塘鱧亞科(Eleotrinae)」2個亞科,現總共約有35屬155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塘鱧亞科」的「尖頭塘鱧(Eleotris oxycephala)」。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尖頭塘鱧(Eleotris oxycephala)」是在1845年,由荷蘭動物學家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1778-1858)與德國鳥類學家施萊格爾(Hermann Schlegel,1804-1884),在德國植物學家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1796-1866)在日本主編的《日本之動物相》(Fauna Japonica)的魚類分冊中,根據採自日本的標本,以「尖頭塘鱧(Eleotris oxycephala)」之學名首次記載。
  香港地區的「尖頭塘鱧」,是在1905年,美國魚類學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西爾(Alvin Seale),於美國國立博物館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第29卷,根據可能採自香港的標本,以「斑點塘鱧(Eleotris balia)」之學名首次被報道。【註:有關斑點塘鱧是否本種同物異名仍有待研究】
  「塘鱧屬(Eleotris)」,是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與德國古典學家及博物學家施耐德(Johann Gottlob Schneider,1750-1822)在1801年的著作「系統魚類學(Systema Ichthyologiae)」中,以1789年德國博物、植物及昆蟲學家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1748-1804)在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3版中發表的種類「皮遜氏蝦虎魚(Gobius pisonis = Eleotris pisonis ;頰棘塘鱧)」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註:參考動物命名法規之提議93方針56】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Eleotris oxycephala ,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 Eleotris baliaEleotris fortis
  「尖頭塘鱧」產量較多,具一定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記述仍有待進一步整理。

.

生活習性(Habits)

  「尖頭塘鱧」是塘鱧科(Eleotridae;Eleotrididae)」中「塘鱧亞科(Eleotrinae)」的中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夜行、肉食性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幼魚出生於河溪下游,約3日後卵黄吸收即開始降河,穿越河口移棲內灣鹹淡水至海水營浮游生活,約長至1厘米即轉營底棲生活,攝食各種底棲性(benthic)及浮游性(planktonic)微型動物,幼年群(juvenile school)漸遷淺水,於河口經鹹淡水適應後進入下游淡水域。身體延長呈圓筒型,吻尖,口端位(terminal)而斜裂,下頜稍突出,尾鰭圓型。體表底色灰褐至淺黄,眼後方及後下方各有一幼黑紋,體色會隨情緒與環境等因素而轉變,體背平頂部深至淺黄褐,具8至9條明顯或不顯著灰黑橫紋,體側淺黄至黄褐具零散細黑斑,或大部分深灰黑,具與體背橫紋相連的灰黑斑瑰,背、臀、尾鰭邊緣略呈橙黄。無鬚,無側線,上下唇各具四行細齒,體表被櫛鱗。兩性異型明顯,雄性體型較大,具較濃暗婚姻色,臀鰭及第二背鰭延長,雌性體較小,頭略小而尖。繁殖期夏至初秋,於散布岩礫的中下至下游清澈河段作產卵場,在穩定及平渭的岩礫石或朽木底面,產一層約直徑5至6厘米的卵塊,懷卵數可達數千至十萬粒,卵徑約0.4毫米。初出生幼魚眼球及消化系統均發育未完全,體長僅1毫米。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尖頭塘鱧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塘鱧屬(Eleotris)」廣泛分布於熱帶至温帶沿岸,包括亞洲、非洲、南及北美洲、以及澳洲。全球約有31個種與亞種,其中分布於中國的共4種,包括「刺蓋塘鱧(E. acanthopoma)」、「褐塘鱧(E. fusca)」、「黑體塘鱧(E. melanosoma)」及本種。在香港,「尖頭塘鱧」廣泛分布於沿岸各大小河溪的中下至下游。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尖頭塘鱧」體型不大,但在產量多的日本等地常為河鮮,內地產量多,見於華南各大江河及其鄰近接海河溪。性格溫順,生長快,1年達成熟,生命周期達6年或以上,對水質要求不高,飼養不難,適合一般水族愛好者,唯因肉食性,宜以載水量較大的中型以上魚缸飼育。夜行性,在野外入夜始出沒,可於岸邊以望遠鏡或水下觀察,常以「守株待兔」方式,以極度的保護色於較緩流處石面或石隙靜候獵物。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尖頭塘鱧」是香港的野生種群,屬於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隨成長穿梭生活於淡水及海水,孵化後的仔魚降河往沿海內灣,具高度的擴散分布能力,能乘洪水及海流沖至沿岸各大小河溪,能夠由鄰近地區補充個體。受污染的河溪,尤其是低地的河口,將決定性地影響洄游溯河幼魚的存活率,因此「尖頭塘鱧」在本港各河溪的棲息數目,將直接反映出該河溪河口域的天然程度,屬河口水質的重要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作者在過去近約30年的記錄顯示,香港各區「尖頭塘鱧」個體數目劇減情況嚴重,主要原因是天然河口的嚴重污染,以及人工化河道工程導致的棲地河床底質在結構上的改變,除了須盡快處理生活及工業廢水污染原外,還須考慮到河床岩礫移除所帶來的破壞,若要恢復群落在本地的原有數量,必須從「污水處理」及「河道工程」兩方面重點作努力。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