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吉達鼻鰩
英語 Giant guitarfish
拉丁語 Rhynchobatus djiddensis  (Forsskål, 1775)
俗名 漢語 及達尖犁頭鰩、吉打龍紋鱝
英語 Giant guitarfish
  「每周一魚」由上周九月十七日起,由星期日的「科學版」改為星期五的「通識新世代」刊載(欲閱前文可到「大公網」下載,或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今期是第六十六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從未被完好整理的香港海域棲息的「軟骨魚類 (Chondrichthiomorphi)」(鯊鰩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吉達鼻鰩(Rhynchobatus djiddensis;及達尖犁頭鰩)」,隸屬「鰩形目(Rajiformes)」下「鼻鰩科(Rhynchobatidae;尖犁頭鰩科)」,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份居陸棚淺海,偶而進入鹹淡水及淡水棲息。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吉達鼻鰩(Rhynchobatus djiddensis;及達尖犁頭鰩)」,是在1775年,由瑞典博物學家福斯科爾(Peter Forsskål,1732-1763),在(Descriptiones animalium, avium, amphibiorum, piscium, insectorum, vermium)裡,根據採自中東吉達(Djidda)及盧海耶(Lohaja = Luhaiya, Luhayyah)的標本,以「吉達鰩(Raja djiddensis)」之學名發表的,為首次描述。
  「吉達鼻鰩」學名的由源,屬名「Rhynchobatos」是希臘語「rhynchos」的拉丁語「rhynch」及希臘語「batēs」的拉丁語「bat」或希臘語「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分別是「嘴 / 鼻」的「爬者 / 鷂 / 鰩」;而種名「djiddensis」是中東地名吉達(Djidda)的拉丁語化名。
  香港最早記錄,是著者於1980年代香港海域考察時,於南部海域捕獲所確認的個體,為新記錄。
  「鼻鰩屬(Rhynchobatus;尖犁頭鰩屬)」,是在1837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自然歷史檔案(Archiv für Naturgeschichte)」第3卷上論文「橫嘴類的全述(Ueber die Gattungen der Plagiostomen)」中,根據1801年是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與德國博物學家施耐德(Johann Gottlob Schneider,1750-1822)在1801年的著作「系統魚類學(Systema Ichthyologiae)」中發表的「斑紋鰩(Rhinobatus laevis)」為模式種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為Raja djiddensis、Rhinobatus djiddensisRhychobatus djiddensis,次定同物異名有Rhinobatus maculataRhychobatus djiddensis。「魟鰩類」於中國古代文獻已在「貝內特氏魟(D. bennettii;黃魟)」文中述及,本文從略。

生活習性(Habits)

  「吉達鼻鰩」是「銼鰩科(Rhinobatidae;犁頭鰩科)」的中大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肉食性及屍食性的暖水沿岸海水魚類,於沿岸淺海域至陸棚內約五十米淺水生活,偶入沙泥底潮間帶、河口鹹淡水及潟湖(lagoon),成魚體長一般約一米多,估計最大可達兩米以上。幼魚與成體均為底棲生物,攝食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底棲動物為主。身體縱扁,呈鏟形,吻犁狀三角形,左右吻緣稍凸,至胸鰭起點顯著外曲成凹角,肩緣斜而平直,體盤近乎呈棱形,口平橫稍上曲,長於體盤下腹面,牙齒細而多,鋪石狀,每行六十餘顆。眼小,噴水孔比眼徑小,鰓裂小,斜列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基部。胸鰭條向前僅達鼻孔後緣,胸鰭後緣及裡緣斜直,成菱形外展的體盤,腹鰭小,起點與胸鰭有相當於背鰭基長的距離,外角比胸鰭的圓鈍,第一背鰭比第二背鰭大,起點分別在體後方1/2及3/4,尾平扁向後漸細,無尾刺,左右側皮褶向後方越發達,尾鰭上葉比下葉大,後緣彎凹略呈叉型(區分特徵)。體型小者背部褐色,大者灰褐,眼間、胸鰭、第一背鰭附近具零散白斑點(區分特徵),上眼瞼的黑紋有時分斷,胸鰭基具一黑斑,腹底乳白。全身表面被有細鱗片,體背正中線、眼眶前及上方、肩側結刺不明顯或消失。無鬚,側線管貫通皮下,頭腹電感受器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腹鰭具一對棒型交接器,體較瘦薄,雌性無交接器,身較豐厚。卵胎生,受精卵於雌體內孵化,胎兒初靠卵黄發育後,母體子宮會分泌營養,每胎產約四尾,長約四十至六十厘米,幼魚於淺海成長。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吉達鼻鰩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鼻鰩屬(Rhynchobatus;尖犁頭鰩屬)」全球共約五種,廣泛分佈全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温帶各大洋沿岸淺海,除本種,還包括「澳洲鼻鰩(R. australiae;澳洲尖犁頭鰩)」、「光滑鼻鰩(R. laevis;光滑尖犁頭鰩)」、「呂貝特氏鼻鰩(R. leubberti;非洲尖犁頭鰩)」及「瞼鼻鰩(R. palpebratus)」。「吉達鼻鰩」分佈於西印度洋非洲西岸至印度西部沿岸,印尼西部亦有發現,南海可能有數種,須待考証。香港分佈於南部沙、沙石或沙泥底質的較清澈海域,東部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吉達鼻鰩」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產量少,非經濟魚類。性格溫順,晝間多葡蔔水底,入夜較活躍,主要攝食底棲生物。體型大,游動範圍大,家居水族難以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秋,因數量稀少,較難遇見。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吉達鼻鰩」屬華南沿岸淺海的野生物種,成魚最大者約兩米多,在魚類相生態組成中是沿岸底層廣鹽性魚類,偶然進入河口鹹淡水域卻不入江河,本港沿岸淺海內灣有棲息,以頭腹面的電感受器準確探捕底棲動物,亦進食遺骸。香港海域屬棲息、繁殖及育幼場,須防止任何捕撈及對棲地之破壞行為。本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Red List)」上,被列入與「顆粒銀蓋銼鰩(Rhinobatos (Glaucostegus) granulatus;顆粒犁頭鰩)」同樣的「易危(Vulnerable)」類別,表示本種現狀「快將成為有絕種危險的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須要密切觀測保護,以免絕跡。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