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中華烏塘鱧
英語 Four-eyed Sleeper
拉丁語 Bostrychus sinensis  (Lacepède, 1801)
俗名 漢語 中國塘鱧、中華烏塘鱧、筍殼
英語 Four-eyed Sleeper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八十五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精彩介紹香港棲息的所有野生魚類,是次所介紹的物種為「中華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蝦虎魚亞目 (Gobioidei)」、「塘鱧科(Eleotrid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佈熱帶至涼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陸棚至珊瑚礁淺海,某些種終生棲息於淡水(欲閱前文可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中華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是1801年,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魚類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3卷中,根據本種的中國水墨畫(紀錄地點有可能是廣州),以現學名「中華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被首次發表,也是中國的最早記錄。
  「中華烏塘鱧」學名的由源,屬名「Bostrychus」是希臘語「bostrychos / botrychos」,意思是「小捲」或「扭曲之物」;而種名而種名則源於居於古埃及的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他著作中提及的東方民族拉丁語「Sinae」,即「中國人」成為新拉丁語「sinensis」,意思是「中國的」。
  「烏塘鱧屬(Bostrychus)」,由拉塞佩德(Lacepède)於1801年在同著中,以本種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卻無模式標本(type specimen)。這一度使「烏塘鱧屬」有改名之檢討,美國魚類學者吉爾(T.N. Gill)於1860年亦曾有論述(見下段)。
  香港的最早記錄,是1860年美國魚類學者吉爾(Theodore Nicholas Gill,1837-1914)於《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十二卷的論文《好睡魚屬的專論》(Monograph of the Philypni)中,採自香港的記錄。
  本種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有Bostrichthys sinensisBostrychus sinensis,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烏塘鱧的生境

形態與習性(Form and Habits)

  「中華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屬於「塘鱧科(Eleotridae)」的中型種類,是多年生、獨居、夜行、肉食性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廣鹽性(euryhaline),主要棲息於河口、紅樹林潮間帶鹹淡水的沙泥或泥石底,石下及泥灘挖洞穴棲(dwelling),幼魚孵化後,於內灣攝食小型浮游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再返河口及紅樹林潮間帶繼續成長。成魚為底棲動物(benthos),主要以近底或穴居無脊椎動物、小魚及其遺骸為食,約一年達成熟。身體延長,粗壯呈圓筒形,肛門後尾柄方向漸側扁,頭大稍平扁,吻短圓鈍,頰部微隆,眼小,微突出於頭的前半部,鼻孔前後兩對,前鼻孔管狀,由上懸垂於上唇,後鼻孔呈短管狀,位於眼前方。口大,前位而向下斜裂,上下頜長度相約,具多行細尖犬齒,內行齒較粗壯,唇厚,舌大而游離,前端呈圓形。鰓孔寬,有假鰓。體背灰褐,有時顯出暗褐色斑紋,腹部淺色,尾鰭基部上方長有一白緣黑色眼狀斑(英語故稱Four-eyed sleeper)。身體與頭部被小圓鱗,無側線。各鰭條淺褐色具黑褐色節狀斑紋,第一背鰭較細小,具一條淺色縱纹,第二背鰭具六至七條暗縱帶,左、右腹鰭不愈合成吸盤(塘鱧特徵)。繁殖期四至九月,懷卵約三萬粒,於穴中產卵,卵球形,沉黏性,淺黃色,孵化期約七天,約一月半長成幼魚,成魚體長約十五厘米,最大約二十厘米。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烏塘鱧屬(Bostrychus)」廣泛分布於温帶至熱帶沿岸,中國南部、中印半島及台灣,東北至日本,東至菲律賓,南至巴布亞新畿內亞及澳洲,西至印度及非洲西岸。全世界約有9種,包括「非洲烏塘鱧(B. africanus)」、「白斑烏塘鱧(B. albooculata)」、「阿魯烏塘鱧(B. aruensis)」、「碟烏塘鱧(B. expatria)」、「小眼烏塘鱧(B. microphthalmus)」、「梯烏塘鱧(B. scalaris)」、「薄頦烏塘鱧(B. strigogenys)」、「縛烏塘鱧(B. zonatus)」以及本種,其中「白斑烏塘鱧」因其模式標本在大戰中被毀,暫待確定。「中華烏塘鱧」分佈於亞洲南海周緣,於美屬薩摩亞是最東紀錄,在香港僅分佈於沿岸河口及紅樹林鹹淡水域。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中華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為中小型的魚類,江河口岸產量多,肉質鮮美,兹補而營養豐富,屬於有經濟價值的魚類,自古文獻已有記載,沿岸地區居民將「塘鱧類(sleepers)」混稱為「筍殼」,浸入生油烹調食用,稱為「油浸筍殼」,中國南方沿岸漁民有進行養殖。「烏塘鱧」對水質要求不高,以中大型魚缸鹹淡水,佈置礫石和流木讓藏身即可,但因肉食性而較凶猛,故單獨飼養為佳。野外觀察宜於夏季及秋季的晚間進行,於沿岸河口或下游浮潛,耐心觀察石下洞穴可見踪影。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中華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分布於河口及紅樹林鹹淡水域,孵化後的仔魚降河往沿海內灣,具高度的擴散分佈能力,能乘洪水及海流沖至沿岸各大小河溪,可由鄰近地區補充個體。過去十多年,於本港記錄得的天然棲息個體(非養殖由內地輸入的食用個體)數量顯著下降,本地原有群落面臨頻危,這與本地河口的廢水污染、沿岸土地發展及近河口的河道工程,使本港及鄰近地區沿岸紅樹林區域面積大規模消退有關。「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未被列入任何頻危類別,但也絕不樂觀,呼籲政府與市民致力保護沿岸紅樹林環境,以恢復「烏塘鱧(Bostrychus sinensis)」的野外天然個體數量。

(資料提供:莊棣華、陳建國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Kelvin CHA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