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鰓點長腳鱸
英語 Paradise fish
拉丁語 Macropodus opercularis  (Linnaeus, 1758)
俗名 漢語 叉尾鬥魚、鬥魚
英語 Paradise fish, Fork-tailed paradise fish, Chinese fighting fish
  第三十三周的「每周一魚」,是海水魚中擁有最大成員類群「鱸系(Percomorpha)」之中,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的「攀鱸亞目(Anabantoidei)」下「嗅蹤絲鱸科(Osphronemidae;絲足鱸科)」,為一群淡水的中至小型魚類。成員廣布於亞洲大陸,西至巴基斯坦、印度,以及東南亞的熱帶及亞熱帶,包含「嗅蹤絲鱸亞科(Osphroneminae;絲足鱸亞科)」、「槍刺鱸亞科(Belontiinae;擬絲足鱸亞科)」、「長腳鱸亞科(Macropodinae;鬥魚亞科)」、「梭頭鱸亞科(Luciocephalinae)」4個亞科,包括14屬約86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長腳鱸亞科」中「長腳鱸屬(Macropodus;鬥魚屬)」的「鰓點長腳鱸(Macropodus opercularis;叉尾鬥魚)」。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鰓點長腳鱸(Macropodus opercularis;叉尾鬥魚)」是在1758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根據採自亞洲的標本,以「鰓點唇魚(Labrus opercularis)」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有關香港鄰近地區「鰓點長腳鱸」的最早文獻,見於1937年,任職嶺南自然歷史考察與博物館(Lingan Natural History Survey and Museum)主管的美國昆蟲學家霍夫曼(Willam Edwin Hoffmann,1896-1989)在《嶺南科學學報》(Lingnan Science Journal)第16卷1期上發表的文章《有關一些廣東與廣西的魚類之分布記述》(Distributionalnotes on some Kwangtung and Kwangsi Fishes)中,有採自大嶼山「鰓點長腳鱸(M. opercularis)」的首個記載。
  「長腳鱸屬(Macropodus)」,是在1801年,由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魚類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3卷中,根據他在同著所載之「綠金長腳鱸(Macropodus viridi-auratus = M. viridiauratus = 鰓點長腳鱸 M. operculari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 Labrus opercularisMacropodus operculari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有 Chaetodon chinensisMacropodus chinensisM. ctenopsoidesM. filamentosusM. venustusM. viridiauratus 等。
  「鰓點長腳鱸」產量多,但體型小,不具任何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亦未見清晰的記述。

生活習性(Habits)

  「鰓點長腳鱸」是「嗅蹤絲鱸科(Osphronemidae;絲足鱸科)」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晝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primary freshwater fish),成魚及幼魚均屬近水表之自由游泳動物(nekton),主要攝小型至微型水生動物包括橈足類(劍水蚤)及枝角類(水蚤)、腹足類(螺類)蚯蚓、昆蟲、小魚以及牠們的遺骸。約2年達成熟,最大者體長平均約6至8厘米。身體側扁延長略呈長方型,口端位(mouth terminal),上下頜具細齒,尾柄短且側扁,尾鰭叉型。體表底色淺灰綠、灰綠至藍綠色,體側具約10至12條橘紅色至紅褐色橫紋,腹部略淡,鰓蓋兩強棘間及尾鰭基中央各具一黑斑,背、臀鰭近緣深灰綠至深,邊緣淺藍綠色。無鬚,具平行背緣中途斷裂的側線,吻兩側淚骨及鰓蓋緣均具強鋸齒,體表被有硬而厚的櫛鱗,背鰭及臀鰭各具鋒銳硬棘約13及18條。在鰓內部上方具有補助呼吸器官,稱鰓上器(suprabranchial organ)或迷路器(labyrinthiform organ),能納入空氣進行呼吸,在缺氧的滯水裡亦能生存。兩性異型與婚姻色均明顯,雄性頭略大圓鈍,底色較濃暗,條紋及尾鰭轉艷紅,背、臀末端及尾鰭上下兩末端隨成長顯著延長,雌性頭小略尖,腹部脹白。繁殖期最盛於春夏四至十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水面吐泡營巢產卵,大型成熟個體可產約數百粒卵,雄性將雌性產出的卵拾含並放進泡巢,具領域(territorial)及親代撫育(parental care)行為,主由雄魚守巢照顧。

(Photo by: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鰓點長腳鱸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長腳鱸屬(Macropodus)」分布於亞洲,西達印支半島越南,南至印尼,東至日本、台灣,北至朝鮮半島,為亞洲特有屬(endemic genus)。全球有8個種,包括「巴維長腳鱸(M. baviensis)」、「香港長腳鱸(M. hongkongensis)」、「線長腳鱸(M.lineatus)」、「眼斑長腳鱸(M. ocellatus)」、「小鱗長腳鱸(M. oligolepis)」、「鰓點長腳鱸屬(M. opercularis)」、「峰牙長腳鱸(M. phongnhaensis)」、「施佩希特氏長腳鱸(M. spechti)」。在香港,「鰓點長腳鱸」分布於各大小河溪下游至河口及其鄰近濕地池沼。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鰓點長腳鱸」產量多,卻因體型小,不成為河鮮,內地見於華南福建、廣東、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中至下游及鄰近濕地。性格溫順,易於飼養,對水質要求不高,只要是淡水環境,就算各類溶氧量較少的池沼也能廣泛適應生活,如「龜殼攀鱸」易受驚而躍出缸外,在海外是相當受歡迎的觀賞魚類。晝行性,在河溪水生植物間穩棲,野外觀察不易發現,要察知其存在要耐心等待牠到水面呼吸,好奇心強,在水下,常主動接近視察或凝望進入牠們領域範圍的觀察者。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鰓點長腳鱸」是香港的野生物種,與「龜殼攀鱸」的差別,是牠對鹹淡水無耐受性,僅能廣泛分布於低地淡水澤地,不能分布至河口潮感帶。在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中至下游低地淺水及澤地的中至表層魚類,主食小型動物及其遺骸,穩棲水生植物叢。對污染敏感,生存個數直接反映污染,為該水域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昔日香港野生「鰓點長腳鱸」的分布非常廣泛,根據作者在過去近30年的採集及原居民訪問等調查資料,無論任何河溪,幾乎均有牠棲息的記錄,但近20年個體數目劇減,在個別區域甚至有滅絕現象。引致滅絕的主要原因有低地水田之消失、水邊鄰近土地開發有關工程的不當施工、各類民居及工業廢水的污染、非法傾倒建築廢料或泥頭、改變土地用途或擴填濕地等,使「鰓點長腳鱸」大量死亡,事態非常嚴重,在本地低地環境保育的關注程度及有效性受到質疑之前,檢討制止破壞及改善恢復各類低地水環境,是當前急務。希望政府各機構與全港各村原居民及廣大市民合力,讓各大小河溪充滿生機,流水保持清澈無污染注入大海。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