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邁恩氏帶尾魟
英語 Round ribbontail ray
拉丁語 Taeniura meyeni  (Müller & Henle, 1841)
俗名 漢語 邁氏條尾魟、黑斑條尾魟
英語 Round ribbontail ray, Black spotted ray, Black-blotched stingray, Fantail ray, Blotched fantail ray, Fantail stingray, Giant reef ray, Speckled stingray
  第六十一周的「每周一魚」,是僅佔現生魚類少數成員的「軟骨魚類 (Chondrichthiomorphi)」之「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中,屬於「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鯊鰩亞綱(Euselachii)」「真骨部(Neoselachii)」「鯆亞部(Batoidea;鰩亞部)」的「鰩形目(Rajiformes)」下「鱝亞目(Myliobatoidei)」「魟超科(Dasyatoidea)」的「魟科(Dasyatidae = Trygonidae)」,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份居沿岸海水、鹹淡水及淡水,亦有少數種類可進入淡水棲息,但是否屬有規律地往來鹹淡水與淡水間的洄游(diadromous)魚類仍存疑。現存有「魟屬(Dasyatis)」、「窄尾魟屬(Himantura)」、「馬卡魟屬(Makararaja;馬魟屬)」、「新魟屬(Neotrygon)」、「蘿蔔魟屬(Pastinachus)」、「翼魟屬(Pteroplatytrygon)」、「條尾魟屬(Taeniura)」及「沙粒魟屬(Urogymnus)」八個屬。成員廣佈南北半球熱帶至温帶暖海,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地中海,現存約68種。今週所介紹的物種,是「邁恩氏帶尾魟(Taeniura meyeni;邁氏條尾魟)」。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邁恩氏帶尾魟(Taeniura meyeni;邁氏條尾魟)」,是在1841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據採自毛里求斯(Mauritius)及西南印度洋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s)的個體,首次被記載。
  「邁恩氏帶尾魟」學名的由源,屬名「Taeniura」是希臘語「taenia」的拉丁語「taen」及希臘語「oura」的拉丁語「ur」的併合,意思是「帶」的「尾」,而種名「meyerni」則是1840年逝世的德國醫師兼植物學家邁恩(Franz Julius Ferdinand Meyen,1801-1858)的拉丁語化名。
  中國「邁恩氏帶尾魟」的最早文獻,見於廈門大學的湯篤信(Tang D.S.),在1934年「廈門大學自然科學學報(The Natural Science Bulletin of the University of Amoy)」第1卷第1期上的論文《廈門的板鰓魚類》(The Elasmobranchiate fishes of Amoy)中的「黑斑帶尾魟(T. melanospilos;黑斑條尾魟)」;其後,於1960年,有中國著名魚類學家朱元鼎教授(Chu Yuan Ting,1896-1986)所著「中國較骨魚類志」中,有廣東海域的首次記錄。香港最早個體,確認於著者 1990年代於香港西部及東部海域考察。
  有關「帶尾魟屬(Taeniura;條尾魟屬)」的建立,是在1837年,由本種的命名者米勒(Müller)與亨勒(Henle),在「柏林科學院報告(Bericht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一文「與亨勒氏共同研究軟骨魚類自然史中的鯊鰩類(Gattungen der Haifische und Rochen nach einer von ihm mit Hrn. Henle unternommenen gemeinschaftlichen Arbeit über die Naturgeschichte der Knorpelfische)」中,以英國動物學家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於1830年發表的「妝飾魟(Trygon ornatus = 污魟Taeniura lymma;藍斑條尾魟)」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T. meyeni,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T. melanospila、T. mortoni。「魟類」於中國古代文獻已在「貝內特氏魟(D. bennettii;黃魟)」文中述及,本文從略。

生活習性(Habits)

  「邁恩氏帶尾魟」是「魟科(Dasyatidae)」的大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魚類,於沿岸淺海域至珊瑚礁生活,偶然進入鹹淡水,成魚體長一般約兩米,最大三米,在「魟類」中屬大型種。幼魚與成體為自由游泳生物,攝食貝類及魚類等各種底棲動物。身體縱扁呈碟形,吻向前微突,左右肩緣彎凸,體盤近乎呈圓形(區分特徵),口小而平橫,長於體盤下腹面,具鋪石狀排列尖細牙齒,口底具三至五個乳突,唇上密布細小乳突。眼大,稍向上突,眼後方噴水孔略大於眼,鰓裂小,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前後向橫平展成體盤,腹鰭近尾基,略長方而後端圓,尾較體盤長,約於中部背面有尾刺,無上皮褶,僅在尾刺下方至尾端具無鰭條的皮膜(區分特徵)。體背黑灰或暗灰褐,密佈不規則的圓斑,尾及皮膜黑色。幼魚全身光滑裸露,成魚在背中線具一縱行柱狀鱗片,尾及胸鰭表面粗糙。無鬚,側線管貫通全身皮下,頭腹面電感受器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腹鰭具一對棒型交接器,體較瘦薄,雌性腹鰭寬而短,無交接器,身較豐厚。卵胎生,受精卵於雌體內孵化,幼魚吸收卵黃後,母體子宮分泌含脂肪及蛋白黏液提供營養,每次產約七尾幼魚,於淺海發育。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邁恩氏帶尾魟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帶尾魟屬(Taeniura)」全球約有全球有三種,廣泛分佈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温帶的沿海,除了本種,有「污帶尾魟(T. lymma;藍斑條尾魟)」與「圓帶尾魟(T. grabata;圓條尾魟)」。「邁恩氏帶尾魟」分佈於西太平洋日本、菲律賓、中國沿海至泰國,向西可達印度洋及紅海,南至澳大利亞,東達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以及東太平洋的科科斯(Cocos)與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香港主要分佈於南部與東部較清澈海域,但著者在考察中發現大嶼山北部各內灣,近珠江河口鹹淡水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邁恩氏帶尾魟」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分佈華南沿岸,但產量不多,不屬主要經濟魚類。性格溫順,日間葡蔔水底至黄昏夜間才活躍,主要攝食水底生物,體型大,不適宜家居小水族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秋,沿岸淺海內灣及珊瑚礁均能見到,入門觀察者不宜過近或突然觸摸,以免被尾刺刺傷。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邁恩氏帶尾魟」屬華南沿岸淺海的野生物種,成魚最大者達約三米,在香港的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底層廣鹽性魚類,偶然進入河口鹹淡水域但不到內陸江河淡水,本港沿岸淺海內灣有棲息。頭表的電感受器能感覺肌肉所發微量電流,準確探知捕食底棲動物,亦攝食生物遺骸。在香港,孵出的幼魚於沿海發育,但因這二三十年來海床及海水條件惡化而顯著減少,希望政府致力做妥海域水環境保育,使棲息數目得以回升。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