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名稱
學名 漢語 中華鱘
英語 Chinese sturgeon
拉丁語 Acipenser sinensis (Gray, 1835)
俗名 漢語 中華鱘、鱘魚、腊子、大腊子、黃鱘
英語 Chinese sturgeon
  第四十二周的「每周一魚」,是佔眾多現生魚類絕大部分成員的「真口類(Teleostomi)」之「輻鰭綱(Actinopterygii)」中,屬於「軟質亞綱(Chondrostei)」的「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的「鱘亞目(Acipenseroidei)」下「鱘科(Acipenseridae)」,為一群非常古老的大型兩側洄游(amphidromous)及淡水魚類。成員僅分布北半球,主要在寒帶與溫帶,包含「鱘亞科(Acipenserinae)」及「鰉亞科(Husinae)」2個亞科,現僅存4屬25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隸屬「鱘亞科」的「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是1835年出版的倫敦動物學會科學事務全體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General Meetings for Scientific Busines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1834年第二部裡,有《兩種新鱘類的特徵》(Characters of two new species of sturgeon (Acipenser , Linn.))一文,記載英國魚類學家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在會議上,根據採自中國的標本,以「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之學名發表的,為首次描述。
  「中華鱘」的學名由源,屬名「Acipenser」是由源於希臘語「ōkys」之拉丁語「aci-」及古拉丁語「pensa」合併而成,各為「迅速」及「翼/鰭」的意思,種名則源於居於古埃及的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他著作中提及的東方民族拉丁語「Sinae」,即「中國人」成為新拉丁語「sinensis」,意思是「中國的」。
  香港「中華鱘」的最早文獻,見於1976年,W. L. Chan 於任職香港大學動物學系教授洛夫茨(Brian Lofts)所著《香港的動物相》(The Fauna of Hong Kong)上的一章節《香港的魚類動物相》(The fish fauna of Hong Kong)中有記述: 「The biggest inlet of the sea in the western sector is Deep Bay… and occasionally a young sturgeon (Fig. 61c) of the Acipenseridae are also found feeding on the benthic animal community.」,形容后海灣有「鱘科(Acipenseridae)」魚類稚魚的分布,文中未述種類,但廣東珠江分布的僅有本種。著者在1980年代末,根據香港西部海域作業之漁民描述,曾上船出海亦有記錄。
  「鱘屬(Acipenser)」,是在1758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根據他採自歐洲,於同著上發表的「鱘(Acipenser sturio)」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Acipenser sinensi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有A . kikuchii
  「中華鱘」現今天然產量並不多,但因體型較大,具一定經濟價值。古時「鱘類」產量豐富,中國古文獻中早有記載,所述有關「鱘」有【鱣】【鱏】【黃魚】【鮥】【鮛】【鮪】【鰉】, 最早見於《爾雅》(公元前235-213)【鱣】: 「大魚,似鱏而短鼻,口在頜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黄,大者長二三丈,今江東呼為黃魚」,另【鮥】【鮛】【鮪】: 「鱣屬也,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鮪,今宜都郡自京門以上,江中通出鱏、鱣之魚。有一魚狀似鱏而小,建平人呼鮥子,即此魚也」,《康熙字典》(1716)【鰉】: 「與魚黃同」。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鱘魚,鱏魚,鮪魚,碧魚。此魚延長,故從尋從覃,皆延長之義……鱘生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其鼻長與身等,口在頷下……」。發音方面,孫愐所編《唐韻》(751)、宋朝陳彭年等的《廣韻》(1008)、丁度等的《集韻》(1037)、清朝陳廷敬等編撰的《康熙字典》(1716)中有記,【鱣】《唐韻》《集韻》《韻會》: 「張連切」音邅,【鮥】《唐韻》: 「盧各切」《集韻》: 「歷各切」音洛,【鮛】《集韻》: 「式竹切」音叔,【鮪】《唐韻》: 「榮美切」《集韻》: 「羽軌切」音洧,【鰉】《集韻》: 「胡光切」音黃,【鱏】《廣韻》: 「徐林切」《唐韻》《集韻》: 「徐心切」,音尋。

生活習性(Habits)

  「中華鱘」是「鱘科(Gobiidae)」的大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晝行、肉食性的兩側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幼魚於江河上游孵化後,隨水流往下游河口及內灣淺海,營底棲性(benthic)生活,攝食小型水生生物如昆蟲、軟體及甲殼類等。成魚身體延長呈三角筒型,口下位(mouth inferior),能伸縮,吻尖長,尾鰭歪型(heterocercal type)。體色在體側骨板以背參青灰或淺黄至灰褐,往腹方漸灰至黃白,腹部淡白。吻鬚兩對,無側線,體表粗糙,由頭後至尾具5行縱列骨板(背部一列、體側及腹左右各兩列),骨板背鰭前8~14,背鰭後1~2,體側29~43,腹側13~17,臀鰭前後各1~2塊,尾鰭上緣具一縱行棘狀鱗。兩性異型不明顯。繁殖期於九至十一月夏秋末間,游往江河上游,在水深數米至20米不等,卵石堆積的磧壩河床產卵,卵於礫表孵化,卵徑約3.6亳米,產卵後親魚多迅速離開,游往下游及河口。

(Photo: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鱘的生境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鱘屬(Acipenser)」分布於北半球,歐亞及北美的沿岸及內陸水。全球約有20個種與亞種,中國有6種。在香港,「中華鱘」原分布於西部近珠江河口后海灣沿岸河溪下游及河口。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中華鱘」現在天然產量不多,有賴人工養殖,在經濟魚類中佔有重要地位,內地見於各大江河,自古是朝廷名貴河鮮貢品,是著名的「食用」及「藥用」魚類,深入文化。如《詩經‧衛風》中的「碩人」有:「鱣鮪發發……」,《周禮‧天官‧ 人》(前770─前476):「春獻王鮪」,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甘平無毒……補虛益氣,令人肥健……」。香港現在食用及觀賞用的由內地輸入。性格溫順,可與任何魚類共養,對水質要求低,能適應各類淡水環境,成長慢,但因成體長超1米,需較大游動空間,宜以中大魚池飼養。在野外,由於棲息近河床,尤其河口,水域多富養而混濁,不易觀察。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中華鱘」是香港的野生物種,為河溪下游及河口的代表性物種之一,體長最大者可達約4米,重約600公斤。香港的魚類相組成中,屬下游的底層魚類,主食小型動物及其遺骸,有效清理老弱病死的動物個體。對污染非常敏感,能清楚反映水污染,是下游重要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過去數十年,香港中游以下河段及河口的水污染使野生個體在后海灣各河溪絕跡,深圳河原為本地「中華鱘」重要棲地,由於其洄游特性,若處理污染取得成功,則珠江河口天然個體即有望回到河口,恢復棲息,得以保育。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